合肥成功入选全国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域、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市,4个主城区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省级评估、3个开发区接受省级评估,包河区、巢湖市接受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省级评估,合肥经验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作典型分享,校外教育培训治理举措在教育部官网专题推介……2024已经翻开新的篇章,回首2023年,合肥教育突出公益普惠、优质均衡导向,努力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绩。
重头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全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10所,新增学位8.5万个。完成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合肥八中运河校区、合肥幼专梅冲湖校区、合肥理工学院新校区主体施工。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达60.2%和92%。启动编制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建构全市人口数与各学段生源数动态模型,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矛盾。从严落实“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免试入学、不得择校”等要求,稳妥推进城区1132名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系列改革举措有效缓解了“入学难”“择校热”。
支撑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06所学校完成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占比87%。创建144个清廉学校示范点,组建2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省级共同体。连续14年举行合肥市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形成校有活动、区有比赛、市有展示的活动体系。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有效落实“五项管理”,精心开展课后服务,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合肥学子在全国首届学青会上勇夺2块金牌。召开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座谈会,扎实做好“四个一批”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累计开课47.42万节,应用达标率100%。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6%。民族教育成效斐然,合肥三十五中“西藏班”、合肥幼专“新疆班”办学经验成全国典型,合肥理工学校开办我省首个“西藏中职班”。
生命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立足产教城互融共生,组建政府、企业、学校“三元一体”的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首批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锚定市重点产业链,组建职业院校和头部企业“双牵头”、产业专业“双链长”的产教联盟。荣获职业教育全国技能大赛奖项14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实现省、市一等奖“零”的突破。合肥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合肥大学创建成功,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项目。
动力源: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情系“一老一小”,大力实施“安心托幼”和“老有所学”行动。348所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占总园所数的22.1%;1125所幼儿园根据家长需求开办了延时托管班。新增老年学校125所,老年学校总数达到1470所。全市小学、初中全覆盖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参与学生83万人、参与教师4.7万人。首次在全市323所中小学开展暑期托管服务,218所学校少年宫免费开展暑期活动。为64个新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三件套”,因地制宜设置家长等候区800余处。全市676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开放率95.8%;城区第一批15所中小学校地下停车场1700余个车位向社会开放。
展望2024年,教育工作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合肥教育将在攻坚中开创新局,在奋斗中勇攀高峰,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中浩荡前行。
石红星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