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毛坦厂:马不停蹄的岁月与梦想
  初闻“毛坦厂”大名,全然不觉古意,往往还会好奇:这镇上除了有所大名鼎鼎的学校,是不是还有生产毛毯的工厂?其实,毛坦厂的地名起源已久,有点地理,有点人文,有点国之政事,有点随意误传。岁月的积淀,文明的延续,让这片淳朴的土地经历了古老的部落和分封,见证了朝代的兴衰和更替。古镇因马得名,由马而兴,以马为梦。千年的岁月马不停蹄,生命的梦想在这里奔涌流淌。
   因马得名
  毛坦厂位于六安市金安区的最南端。上古时期,这里是司法鼻祖皋陶的封地,西周时期是古六国贵族的封地。虽然最初的名称尚不可考,但从这里发掘出的遗址墓葬、青铜礼器都证明了久远的文明。秦末汉初,这里成为九江王英布建都于六安的属地,元朝末年又成为朱元璋等各路义军和元朝军队的征战、厮杀之地。
  朱元璋马上得天下,自然分外重视马政。建都南京后,安徽作为京畿腹地,成为明初推行马政的重要区域。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牧马共计37州县,安徽地区有22州县,其中就有庐州府六安州。而六安州南部的这片群山丘陵之中的空旷平川,正是养马适宜之地,于是州官于此设厂饲马。
  在古代汉语中,养马羊牲畜的棚屋就称为“厂”。《齐民要术》中有“马厂”“羊厂”,《清史稿·马政》条目中亦有“马厂”。由于此处茅草蒿艾丛生,溪流河滩遍布,便被称为“茅滩厂”。随着岁月流逝,物换星移,在民间的口口相传和随意书写中,“茅滩厂”就不知不觉变成了今天的“毛坦厂”。
  不仅毛坦厂因马得名,附近的很多地方也直接以马命名。毛坦厂向南有白马尖、驻马冲;向北有走马岗、饮马塘;向东有马道子、马栏口;向西有养马冲、走马岗等。有趣的是,在毛坦厂往西5里处,还有个“装屎冲”,老人们说这里曾经是装马粪的,因名字实在是不好听,才改叫“张士冲”。
  由马而兴
  毛坦厂因马得名,也由马而兴。由于这里水草丰茂,加之明朝推行官马民牧,对民户养马最初多有激励,此前战乱中逃难的百姓们纷纷回乡,为朝廷喂养军马,以代税粮,这片曾经荒芜的茅滩之地很快便热闹起来。
  嘉靖年间,庐州府六安州毛坦厂的小镇里出现了一对医术高超的兄弟喻本元、喻本亨。他们从小刻苦钻研,学习兽医技能,通过大量实践,医治了无数马牛牲畜。他们甚至只需观察马的形气,就能准确判断病症。他们还将自己的医术、经验和心得总结整理,撰写出一部至今仍流传极广的兽医学经典著作《元亨疗马集》。这部著作不仅是我国兽医学古籍中的瑰宝,还经过严谨注释和翻译,将古老的华夏兽医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从六安毛坦厂走出的喻氏兄弟也由此被尊为兽医鼻祖。
  古镇的光彩不仅于此。商贸的繁荣在时光流转中渐渐绽放。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清朝,推行茶马互市,而毛坦厂畜产、山货丰富,当年还有南北河交汇的水运码头,是平原和山区的重要通道。随着各地商帮陆续来此,舟楫快利,商旅辐辏,马、茶、盐、农、商五业更加兴盛,这里逐渐成为对周边颇有影响的商贸重镇。
  晚清时期,毛坦厂镇已形成上、中、下三大主街加四条小街的“七街”格局。光绪九年,曾任湖广总督的涂宗瀛辞官归乡,移居古镇。他请来徽州的能工巧匠在毛坦厂修公馆、建家庙,盖店铺,刻碑铺路,大兴土木,更引得周边的大户竞相攀比。
  给古镇带来繁荣的,不仅是官员和富户的雕梁画栋,还有街东头和西头的低矮房舍、斜撑店铺,那里是生计,是劳作,是手艺,是苦力,是推独轮车汉子将一车一车货物源源不断从码头送到店铺的汗水,是负重的车轮在石板路上年复一年轧出的车辙。
  终于,从贵族封地,到荒凉战场,从茅滩马厂,到一方重镇,毛坦厂在群山环绕中嬗变、兴起。那一条条青石板和鹅卵石铺砌的街道,那鳞次栉比的民宅店铺,还有戏楼、牌坊、庙宇、四方门楼,一砖一瓦,一梁一栋,还有一地风俗,一方人物……这是马不停蹄的岁月,也是岁月积淀的风土和人情。
  以马为梦
  具有近140年历史的涂公祠,历经沧桑却保存完好,不仅雕梁画栋、古韵依然,还增添了红色的记忆。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受命挺进皖西发起张家店战役。三纵巧诱敌、围顽寇、打援敌,取得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第一次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当年,三纵指挥部就设在涂公祠内,如今张家店战役纪念馆也就设在涂公祠东支祠内,红色浸润着古色,历史古迹也相伴着革命遗址。
  老街拐角处的“承古斋”也是一家近百年的油纸伞店。所产“大红袍油纸伞”始于道光年间,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如今已从具有实用功能的雨具变为具有收藏和装饰价值的文创产品,成为当地独特的非遗代表。
  老街是历史和岁月,新街则是梦想和希望。和大多数新兴的城镇一样,新街有崭新的道路、新建的楼房、便捷的设施、喧闹的市场。不一样的是,新街还有一所被称为“高考梦工厂”的著名中学。特色教育的兴盛,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镇,成为全国特色小镇。校园里,年复一年铃响铃落的督促是老师的辛劳,披星戴月的苦读是孩子的梦想,而校园外一日三餐的等候和陪伴,更是家长们殷切的希望。《舌尖上的中国》曾在这里纪实拍摄了陪读家长为孩子做的干子烧肉和蒿子粑粑,那是妈妈的味道,也是毛坦厂的味道。每年高考前夕,毛坦厂更是全镇万人送考。浩浩荡荡的车队中,打头的司机必定姓马或属马,这是淳朴民俗里讲究“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的寓意和彩头,也是这个与马结缘的古镇对莘莘学子以马为梦的希望和祝福。
  因马得名,由马而兴,以马为梦,这是古镇毛坦厂的故事。其实,大地辽阔,生命绵延,我们脚下每一片土地上,都奔腾着马不停蹄的岁月,每个人心中也飞驰过马不停蹄的梦想,那里有逝去的时光,也有深爱的家乡。祝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