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总有一种回首让人感慨万千
□合肥 石红星
  又是一年岁尾与年初相衔,我站在时光转角处,回眸来时的路,望见悠长道路上踩下的累累脚印,记录着我与万万千千同伴的一场盛大奔赴。我们的来路不尽相同,但共同向往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回眸所见,历历细数……
  2023年,作为亲历者,让我见证了合肥教育人不断改革的勇气、奋发向上的动力,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合肥大学创建成功,合肥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幼专、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合肥市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第一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域、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合肥教育数字化、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经验在全国作了推介……作为合肥教育人的一份子,为合肥教育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骄傲!
  2023年,让我有幸见到了一二十年未见的老同学。与同学的相逢中,感受了那份真情厚谊一直都在。5月5日,在合肥见到十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王小兰、吴伟君、严琼;7月29日,在黄山见到了20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汪志海、金铁,高中同学周君、史泽清;11月19日,在合肥见到毕业20多年未见的从临泉来的大学同学张贺,我和他在合肥八中一间会议室畅聊了1个多小时;12月22日,在铜陵见到10年未见的高中同学杨贤招。在此一一罗列相聚时间、地点,是保留那一份份甜蜜的回忆。
  2023年,让我倍加思念我的那些可爱的学生。百舸争流千帆竞,群英荟萃绽芳华。我的那些学生已经在社会崭露头角,让我倍感骄傲,更加懂得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加相信教育带来的美好!10月18日,我竟然与2002年毕业的学生许俊妹偶遇在一家饭店,分别20年她竟然一眼认出了我,她说:“老师您桃李满天下,但在我们学生的心目中永远只记得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12月19日,我在书房整理资料时,竟然发现了我带的第一届学生的花名册,我拍照发在了第一届学生群里,让他们好一阵激动。12月20日,我带的第三届学生朱成刚同学说:“石老师,明年是我们班相识20周年,陈立昌同学心很细,提前想到了,我觉得可以把20周年聚提上日程,届时我们相约合肥,共同庆祝一下!”我也期待2024年与我的这些学生相聚。
  2023年,让我更加感恩亲人,让我懂得“家”的珍贵。母亲日益衰老,但由于我公务繁忙,孝敬母亲做得实在不够,深感有愧。儿子石为正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走进了高等学府,开启了他的大学人生,为他感到自豪。我的侄子石仁烽也生了儿子,取名石嘉林,不禁让我想起路遥的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那是我们时代的“名人”,希望小孙子石嘉林成长为国家栋梁。
  2023年,我也珍惜以前的老同事以及在肥相处20多年的老同学,他们让我感受到一种可贵的亲情。12月15日,王崇国老师约我与老同事相聚,见到了好久未见的老校长吴基申及韦伟老师、王崇国老师夫妇、王正升老师夫妇、吕道维老师夫妇。看到他们身体矍铄、状态良好,我感到十分的高兴!他们就是我的父辈,感谢当年对我的指导、关爱和鼓励。合肥的老同学董玉节、张勇、钱付来、何文尧、王平、尤家俊、赵华、杨莲芳也经常相聚,相聚似乎不再是那种老同学的情分,而是兄弟姐妹一样的相亲相爱,为合肥有一群这样的同学感到满足!
  2023年,让我更加深感能力的“恐慌”,我爱上了阅读。主编的《合肥教育》,2023年首次每期推介本土教育专家的一本专著,它们分别是《静等花开》《原风景》《追寻教育的梦想》《开在低处的紫罗兰》《烛光夜话·蹲下来教书》《走向新时代的教学管理》,期待我市更多教育工作者出版教育专著。我疯狂阅读了很多教育专著,如:檀传宝《时代与逻辑——檀传宝教育随笔》、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减法》《未来学校》以及《好的关系好的教育》《“双减”时代的教育变革》等等,也阅读了任志刚的《为什么是毛泽东》、北大教授韩毓海《重读毛泽东》、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阅读,滋养了我的生命,拓宽了视野,收获了更多精神财富。
  2023年,也要为自己的努力点个赞。作为合肥市教育局办公室的一员,多少个夜晚仍在挑灯夜战,多少次面临重重挑战但仍能鼓起干劲,多少次把压力和辛酸咽下,仍能负重前行,精心办好每一份文件、办好每一次会议、办好每一件事……
  我深知,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跋山涉水。我庆幸我与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一起守护教育的一方天地,我们心心相连、休戚与共、同频共振。因为确信再高的山峰都可以跨越,可以勇闯每个艰难险阻;因为坚信教育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合肥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2024,让我们心怀梦想,踏实作为;2024,让我们逐光而行、乐观自信;2024,让每朵花都绽放美丽,每个生命都“活出”精彩!让我们共赴新时代、奔赴新征程,再次与美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