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我省启动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
  本报讯 1月10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下称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解读。方案根据我省实际,对标沪苏浙,提出23项具体指标及目标任务,其中“力争实现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70%以上,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建制村公交通达率85%”等指标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面建成建管护运协调发展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以上,力争实现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70%以上,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四、五类桥梁及时处置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率达到100%,建制村公交通达率达85%,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县主要发展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公路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全国前列。
  提高农村公路网通达深度。有序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含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及联网路建设。通双车道受限路段要根据地形、地貌、视距等因素灵活设置错车道。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到2025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扎实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整治平交路口4万处,增设路侧护栏1万公里、交通标志10万块、减速带2万条。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开展农村公路下穿铁路涵洞专项治理。提升农村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
  推动农村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公路沿线乡镇优先在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具备安装条件的村庄等场所配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推动各地开放乡镇城乡公交停车场站的充电设施为社会提供服务,到2027年,乡镇城乡公交停车场站的充电设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比例达到70%。
  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突出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建立群众可承受、财政可负担、企业可持续的票价体系,因地制宜建立并实施服务农村地区的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运营主体,及时拨付相关资金,鼓励先行预拨部分资金。
  推动挖掘路衍经济潜能。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公路与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民宿康养、资源开发、特色小镇、电商物流等新业态融合发展,盘活路域资源,帮助农民创收增收。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