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5日,记者从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江淮运河全线通航,实现江淮联通千年梦想,改变了江淮之间水运绕道京杭运河的历史,缩短了200至600公里运输航程,安徽正式形成“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水运新格局。据统计,安徽水路货运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1,占综合交通运输比例36.4%,同比提升0.8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2023年,安徽交通重大工程实现新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完成投资1548.4亿元,同比增长11.8%,投资增幅居全国前列。
2023年,京台高速合蚌段改扩建等10个高速公路项目、安庆港宿松港区公用码头等4个水运重点项目顺利开工,阜阳至淮滨等7个高速公路项目、淮北港孙疃码头等5个水运重点项目如期建成,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27公里、高等级航道371公里、一级公路346公里,一级公路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大关。
去年一年,新增省际毗邻公交线路8条,累计开行43条,占长三角开行总量近一半。长江经济带交通走廊建设也有序实施。沪武高速安徽段全线贯通,铜陵、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加快建设。铜陵港年吞吐量重返亿吨,全省亿吨大港达到4个。
内河航运发展方面,裕溪一线船闸提前一年建成试通航。建成7个万吨级泊位,新增31个千吨级泊位,年通过能力增加2642万吨。引进全球头部集装箱班轮公司马士基入驻合肥港。新增13条水路集装箱航线,常态化运行64条、每周稳定开行257航次,成功开通芜湖-俄罗斯(海参崴)外贸集装箱直航,以及至墨西哥国际滚装航线,填补我省远洋运输空白。
2023年完成水路货运量15.4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6.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4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8%、10.5%、15.4%。芜湖港三山港区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推动沿江口岸外贸直航业务加快复苏,完成67个直航航次、货运量34.5万吨。
民航运输生产也再攀新高。全省运输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10.6%、65.5%。合肥机场重返千万级机场行列,芜宣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