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当归即归
□芜湖 子薇
  第一次离开中院村的家,是去三十里地远的汤沟中学,父亲带着我一起走的,当时,百般舍不得,怅惘难受,其实,是舍不得离开母亲,自打出生起,从未离开过呢。母亲送我,走过村西头水质甘甜清冽的水井、泉水潺潺的涧滩,穿过一片松树林,越过吴庄村,走上马路,远远地看见“通通通”开过来,母亲挥手拦住,我坐上去。母亲一直站在马路边,她的身影在我渐渐模糊的视线里快速缩小。母亲不知道,我多么希望声响震天的“通通通”突然间熄火,我便能够名正言顺地跳下去,远远地追上母亲,回家,哪怕只多住一晚,哪怕第二天早晨天不亮又要离家。
  第一次远远地离开家,是去武汉读中专时。父亲带着我,从桂家坝坐轮渡到池州,将我安顿在一家小旅馆里,他去港口排队买票。我一个人呆在旅馆的院子里,看着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女孩子在洗菜,便问,这是你家开的旅馆吗?她说旅馆是她姨家的。我又问,那你自己家在哪儿?她说在汤沟镇上。我立刻欣喜不已地说,我家在汤沟中学,你家跟我家很近的。她只淡淡地“哦”了一声,便拎起菜篮子去水龙头下洗菜了。我的眼眶顿时红了,为这个女孩子的冷漠。她不知道,我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家,我多么希望在这样一个四下渗透着凄凉的薄暮时分,有一个人能够安抚我的愁绪和哀伤,哪怕只说一句安慰的话,或者,哪怕只是装模作样假心假意的呢。天黑透时,父亲拿着轮船票回来了,见了我便说,我们明天一早回家,船票太难买,这票是后天晚上的。这边才出的家门,明天一早又要归去,尽管只能在家里呆上一天,但我一颗小小的心儿,在胸腔里扑腾得厉害——世上还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事吗?
  在远古时,《诗经》就赋予了“归”一重特别温情甜蜜的含意,那便是——女子出嫁。古人认为,女子嫁到夫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家,女子唯有嫁到夫家,才算从此安定下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视线越过几千年的红尘,我似乎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个娇羞美艳如一树桃花的新嫁娘,她的光洁、妩媚、丰润,还有她时下生活的幸福光景,清清浅浅地荡漾于我的眼波中。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的一去一归,构成了一年四季、岁月轮回。在我们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于某一个路口失去的,只要你信心不减努力依旧,相信,今天的失败,今天的教训,今天的经验总结,会让曾经的失去,更好地回归,甚至几何级地加倍回归。
  宁静的中午,戴着耳机,一遍一遍地听《布列瑟农》,浑厚低沉的男中音,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对于生命的敬畏以及热爱之心。这首歌曲的主题是离愁,列车狂热地亲吻着铁轨,那一列列车厢里,承载着无数个漂泊的游子,以及无数颗恨不得顷刻之间飞驰归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