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楚萱/摄
中外作家、画家、诗人中,许多人都喜爱养猫,如美国的海明威、法国的波德莱尔、日本的村上春树;如中国的夏衍、梁实秋、丰子恺,如女作家谢冰心、苏雪林等,不胜枚举。为什么猫能受到这么多作家的青睐呢?大概是因猫灵巧、聪敏、爱干净吧。但《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却这样称赞猫特有的魔力:“猫仿佛在无限的梦境中沉睡”。猫具有“神秘的智慧与超自然的能力”,难怪绘画大师毕加索晚年养的一只虎斑猫,每天都黏在画家的身旁,看他作画,似乎有它在身旁,会不断给画家带来灵感。
冰心在北京民族学院的住所,养了一只纯白可爱呼为“咪咪”的波斯猫,陪伴她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每当有客至,温驯的咪咪就轻声呼叫,不用人招呼,自动就把书房的门拱开,然后迅速跳到书桌边固定的小沙发上,静静地瞪着可爱的蓝眼,倾听主人与来访者谈话……
梁实秋在台湾文艺圈中爱猫是出了名的。苏雪林在《我家的“麻猫酸丁”》一文中,曾这样调侃我们的这位安徽姑爷:“梁实秋先生家有‘白猫王子’、‘黑猫公主’,想必还有什么‘公’,什么‘侯’,我记不清。听说梁太太韩菁青每天都为猫洗澡、梳毛、整窝。梁先生也亲自上街买鱼,承担天天拌猫饭,还要将鱼刺一根根挑出,所费光阴一日数小时。梁家的猫生来猫运亨通,故生活能如此贵族化。像我这样一个穷酸主人,猫也穷酸,哪里够得上荣膺什么王子公孙的尊贵徽号,只好叫它‘麻猫酸丁’——它的毛本来白少麻多,我想这个名字倒很恰当。”
说起苏雪林与猫的渊源,检索我手边保存的资料,完全可以写一篇万字长文,也能编一本她在太平、安庆、苏州、上海、武昌、乐山及台湾不同时期养猫的体会,以及所写猫文章的小册子。活了102岁的苏雪林,一生与猫相伴竟达九十多年,先后写过《小猫》《玩具与小动物》《猫的悲剧》《我的小动物园——猫》《我平生最爱好的事物——小猫》等文,加上日记中记录的许多她与猫之间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字,少说也有几万言。现摘录几则她一生与猫亲密接触的趣事——
苏雪林在《我的生活·儿时影事》一书中回忆:“十岁后,我开始了深闺生活,后院一座小园,成为我的世界。母猫生了小猫,我可有伴侣了。喂饭,除秽,替猫捉跳蚤,刷毛,布置窝巢,都由我一手包办,终日营营,不惮其烦。”她戏称自己这么细心照顾、服侍,等于是在给小猫作“起居注”;在《我平生最爱好的事物——小猫》一文中又说:“我爱一切小动物,尤其爱的是猫……虽然不是公冶长的弟兄,不懂兽语,但与猫儿不啻有性灵间潜通,猫的爱憎,惟我知道得最明白;猫的需要,惟我能给予满足。”
十二岁时,她的父亲从山东带回一部日俄战争写真帖,每天翻阅书中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纪实,引发了她幼小心灵中的艺术冲动。她订了一个小本子,演绎一篇猫儿国故事,将战争写真帖中人物改换成“猫儿与老鼠开战”的场面,情节穿插得极其热闹有趣,居然自成章节,当然那些图都是从日俄战争写真帖中东抄西凑得来,算是她童年时期与猫相处的意外收获吧。
七十岁时,她撰文把自己大半生与猫相处、观察猫的一举一动作了最精彩的出神入化的描绘:“猫儿原是聪慧动物,失母幼猫便会将它们的保护人,当作母亲看待。它们好像视我为同类——一只长毛的大猫,一举一动都模仿着我,有如儿童之模仿大人。我将走出庭院,它们便踊跃前驱,在我那亲手布置的小园和我扑蝴蝶、衔落花,团团争逐着捉迷藏,玩得兴高采烈。我一进屋子,它们也都蜂拥跟着进来,决不肯在外逗留分秒……猫儿与我精神上的冥合潜通,却胜于言语十倍,它伸出小头在你脚跟摩擦,是表示巴结;它在你面前打滚,是表示撒娇;当你拥猫于怀,它仰头注视你良久,忽然一跃而起,一掌向你脸上扑来,冷不防会吓你一跳。但你无须担心猫爪会抓破你的脸,或伤了你的眼。那爪儿是藏锋的,比什么大书法家都藏得好;又非常准确。猫儿好像知道‘心灵之窗’对于人的宝贵,从来不会扑到你的眼睛上。总之,那一掌扑来时形势虽猛,到你脸上时却轻,轻得有如情人温柔的抚摸。每只猫儿都会这样与主人玩,都玩得这么美妙。”
苏雪林对自己几十年养猫的经验,体会非常深刻。她在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致谊女苏淑年的信中说:“昨奉限信,知你搬家时将大白猫走失了,真代你可惜。我早说过,‘狗恋主,猫恋屋’,这是这两种动物的天性……此猫毛色太惹眼,性子又不凶,容易被人捉住;若被捉住,则人家必用绳拴或闭入笼子,它离了旧主人,便不肯进食,这样一来,便真的凶多吉少,于今只希望结果不如此吧。”现实中有些情形,确如苏雪林所说:走失的狗,撂一根肉骨头,就可以把它牵回家,而猫却因恋旧主人,宁愿不食而亡。
民间有“馋猫”一说。苏雪林在《我家的“麻猫酸丁”》中,分享自己的养猫之法:“猫性馋,你若用小鱼拌饭,它就吃之不已,三四个月大的小猫也可吃饭一大碗,把肚子膨胀得像个圆球。消化不良,日屙烂屎无数次,臭不可闻……少给鱼,并限定量数,吃惯了,一猫小半碗饭便已足,一日仅限一顿,不必像人似的一日三餐。”
九十岁时,苏雪林在厨房准备猫食,不小心踩到地上烂菜叶,导致滑倒,右腿骨折。她在一九八七年六月六日的日记中记述:“中午在厨房切鸡骨喂猫,转身时忽若有猛力后推,向前摔倒,晕厥数分钟始甦,碗碎,人躺在地上。”在医院治疗月余,回家后,托人照顾的猫又回到她身边。同被誉为“爱猫的同志”的女作家丘秀芷(民族英雄丘逢甲孙女)来看望她,写了一篇访问记《可爱的苏先生》,刊发在报上:“我和苏先生结识,是她九十岁那年,她跌断了腿,我代表服务单位去看望她,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我们有一个共通点:都爱猫。她就是为了喂猫而跌断了腿,即使如此,我和苏先生相识的三年中,每去看她,她家里还养着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