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省人大代表刘永刚表示,目前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并未足额开设,心理教师力量配比不均衡,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同时,精神专科医师人手不足,专门从事青少年精神科的医生尤其稀少,并缺乏规范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作为青少年心理服务工作的末端和主阵地,学校、社区、医院等也在发现、预警、跟踪、帮扶等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
刘永刚建议,学校应引入情绪管理、社交管理等心理课程,帮助学生处理好情绪行为问题。鼓励学校配备成长导师,引入第三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并引导学校和相关医院建立联动机制,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在提升心理健康监测能力方面,要加强早期筛查。”刘永刚表示,学校要定期开展对抑郁障碍、社交困难相关心理问题的筛查,在大于6岁的学龄期儿童中,增加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的筛查。同时,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评估,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人员要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化解心理隐患,预防和杜绝极端事件发生。
刘永刚还建议,我省应当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公共卫生公益热线、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专业力量,以区级为单位建立24小时青少年公益心理援助热线。此外,应当探索将心理疾病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高心理健康医保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