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月24日,省人大代表、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保持文科专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安徽大学理工科专业占比达到63%,走上了地方高校的转型之路。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支持下,安徽大学正在积极谋划新校区的建设。”蔡敬民说。
汽车产业是安徽“首位产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并引导传统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化”转型。
蔡敬民表示,近年来,安徽大学将办学体量的增加与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紧密结合,每年招生体量增加的部分基本上用于调整专业结构。“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考虑到了安徽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组建了85个教授团队做电机、汽车芯片、无人驾驶、智能技术、电池等方面的研究。”蔡敬民介绍说,在集成电路方面,目前,安徽大学与7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建立了深度的产教融合合作关系,在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实践能力之外,还与企业共同进行研发。
2023年7月,安徽大学举行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揭牌仪式,该研究院填补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集成电路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的空白。“依托研究院,我们正在建设4英寸和8英寸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建成后也可以生产集成电路芯片,这在国内高校中十分少见。”蔡敬民表示,作为安徽省属高校,安徽大学把解决真问题、服务安徽产业发展作为学科专业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学校专业设置也会进行动态调整,增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