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忙年琐忆
  每年寒假,我都会选择在乡下的奶奶家度过。吃过早饭,半晌午光景,此起彼伏的吟唱便会在屋后的巷子里响起:叫卖挂面的,出售米糖的,卖方片糕的……头脑活络的生意人绕街串户,把丰富的年货送到庄稼人的门前。一时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呼朋引伴声在村子的上空四处飘荡。
  村里的人们照例要在腊月二十五六的早上去集镇上或是城里打年货。窗外刚溶进一抹淡薄的晨曦,我便从爷爷急促的叫喊声中醒来,跟着大伙儿三三两两说笑着走出屋子,胳膊上挎着一只只扁圆的大藤篮,或步行,或骑车,或乘车,一边轻松惬意地闲扯拉呱,一边盘算着要买的物品,一路欢声,一路笑语。当村子上空升起袅袅炊烟,大路上的那些身影终于在孩子们企盼的目光中出现时,大家欢呼着迎上前去,簇拥着大藤篮和各自的家人回家。不一会儿,我们手中的零食:瓜子、糖果、切糖……便多了起来,好好地过足了春节前的“馋瘾”。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崭新的衣裳,快乐得满村奔跑。
  断断续续的几场小雨飘过,过年的气氛在农家浓郁起来。勤劳的婶娘趁着暖融融的晴日,会将家里的床单被褥一一清洗、翻晒。无论怎样忙碌,她都会把家里屋外很耐心细致地打扫一遍,甚至连灶台两口铁锅上附着的厚厚的黑烟灰都要小心翼翼地铲除,洗净,好让奶奶炒花生,煮糯米饭,煎圆子……教师出身的爷爷依然是这时节的大红人——趴在书桌上,笔走龙蛇,撰联不辍。自家春联上的墨迹还未干,就又有四面八方的村邻携纸陆续赶来,恳请代写。爷爷总是乐呵呵的,来者不拒,像只旋转的陀螺,忙得不亦乐乎,并急忙召唤“赋闲”的我,前来帮忙……
  十五看灯,十六碰灯……清净柔润的月色荡漾在院子里,各家的汤圆已出锅,平素里总是嘴馋的我们,依然挑着灯笼聚在巷子里恣情欢闹。绚丽的礼花在夜幕里“噼噼啪啪”争相绽放,映衬着酣畅的笑靥,融成一泓璀璨的海洋,涨潮般荡漾起伏。孩子们玩得欢欣,玩得迷醉,整个村庄都充满快乐,翁媪们也裹着棉襟乐颠颠地奔跑过来,拥在外围,和我们一起喊,一起跳,一起对着月亮唱:“嫦娥娘娘,嫦娥娘娘,我的灯笼比你亮……”直到灯烛熄灭,冷星儿眨起倦眼,大伙儿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合肥市第十中学高三(4)班 程梦昊
  指导老师:程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