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走亲戚
□桐城 吴春富
   每年的大年三十晚,酒过三巡后,父亲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初四,他要到二十里外去走亲戚,看望表兄弟,太想他们了。
  走亲戚,父亲不空手,每家带两条糕,寓意“步步高”。来而不往非礼也,父亲到表爷家走亲戚,刚到家,几个表爷就到我们家来走亲戚,也带两条糕,“高来高去”,内涵深藏在糕里面。
  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全靠两脚量。二十多里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我那时候小,亲戚又多,至于血脉渊源,搞不清楚,一路上父亲就给我讲,从昆仑山发脉,讲到黄河入海流。不仅如此,父亲还给我描摹表爷家情况,让我对到达表爷家有很大的期盼。
  “呀!远方表爷来了!稀客!”面前是一个大土墩子,上面的住户正在门前嗑瓜子晒太阳呱白,见父亲来了,眼尖,迎上前来。“这是我家三子,这是大表爷、这是二表爷、这是小表爷,这是……快叫!快叫!”父亲不停地介绍,不停地嘱咐。我一个个地叫着,叫着叫着就叫错了,把他们叫串了,表爷们笑起来,我闹了个大红脸。
  “哟!三子呀!都这么大了!”大表爷摸摸我的头,二表爷摸摸我的头,小表爷也摸摸我的头,我被摸得有点不好意思。“呐,花生!”“呐,瓜子!”“呐,芝麻糖!”表娘们一个个把食品往我裤兜里揣。我心里怪兜太少,也太小,装不了多少。
  一张桌子坐不下,就开两桌,大人一桌,孩子一桌,满满当当的。父亲带我走亲戚,不光来喝酒,主要来交流感情。一年里忙忙碌碌,没有走动,亲戚们情况如何,很想知道,也很想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一下。晚饭后,没有电视看,即使有电视也没有兴致看。一大盆炭火放在屋中间,炭火边放一个小凳子,上面放一个小瓷盘子,里面倒些瓜子。大家边嗑着瓜子,边聊着农事与家事。那过往一年的收成与收获,新到来一年的希望与期望全蕴在热乎乎的话语中。
  父亲老了的时候,在他还走得动的情况下,每年都坚持热乎地走亲戚。父亲强调说,不走,血脉就断了。后来他实在走不动了,就吩咐我们,督促我们去走亲戚。正是因为父亲的教诲与传承,新亲戚我们热乎地走,老亲戚走动也没有间断。我感觉,走亲戚如同纽带,把亲情血缘捆绑;走亲戚又似管道,让千年血脉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