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正月十五点面灯
□萧县 李怀利
  每年正月十五,我们老家都有点面灯的习俗。
  先和好面团让其发酵,发酵好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捏成灯型,类似酒盅,中间凹下去,四周用拇指捏一圈,这就捏成了面灯的基本形状。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根据家人属相,捏出生肖动物的形状来。那时俺村里,都是老老少少一大家人,十二生肖也就全有了。
  大人捏好,我就给生肖灯的小动物安眼睛。老鼠灯用黄豆,兔子灯用红豆,小老鼠灯我用花椒粒。蛇的眼睛黑而小,我就用小小的黑高粱壳当蛇灯的眼睛,看上去栩栩如生,很是讨人喜欢。大人还捏龙灯,龙灯上还加上了龙角、龙鳞和龙须,嘴巴和鼻孔还嵌上了红薯片。除此之外,家里大人还捏莲花灯、鱼灯、凤凰灯等。一盏盏小面灯捏好蒸熟后,我用新棉絮缠绕在火柴杆或棉桃秆上做灯捻子插上去。正月十五晚上,在灯窝里加入适量棉籽油或豆油、猪油,就可以开开心心点面灯了。
  小村里,乡亲们把不同的动物面灯放在不同的地方。点亮的狗灯摆放在家门口,让它看家护院;点亮的鸡灯摆放在鸡舍旁,期盼母鸡多下蛋;猪灯摆放在猪圈旁,希冀家畜兴旺;龙灯摆放在粮囤上,希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鱼灯摆放在水缸上,盼望在往后的日子里如鱼得水,阖家幸福。碾磨房、仓房、牛马圈也都摆上了寓意吉庆祥和的小面灯。家家户户的小院里,一盏盏如豆的灯火,燃亮了父老乡亲们的期盼和祝福。
  村巷里快乐的孩子们把面灯放在红灯笼里面挑着。一会跑到这里,一会跑到那里,把小灯举过头顶,开怀大笑。孩子们每走过一个地方,都洒下小面灯橘黄色的灯光。
  正月十五过后,这些小面灯可不能扔掉,它们是用白面做成的,洗净后,在锅里加热蒸煮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