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安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库 预计7月交付使用
  本报讯 2022年10月,大皖新闻以《保护好山野间的种质“芯片”安徽首建21个林草资源库》为题,报道了我省林草种质资源情况和收集保护的故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省正在筹建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一年多过去,此事有何进展?2月27日,记者采访了省林木种苗总站副站长杨光道。
  据杨光道介绍,安徽省林草和野生动物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是纳入全省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建设一并实施、一体推进的。省农科院同意在省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的基础上加挂“安徽省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牌子,规划用于林草种质资源保存空间3万份,林草离体库和DNA库各1个。
  安徽省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含林草库)位于省农科院本部(合肥市庐阳区),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共五层,其中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样本库及配套设备包括信息管理平台及种子库(含林草库)、作物离体保存库(含林草库)、作物DNA库(含林草库)、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库(含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资源库等。该项目定位为国家农林种质资源(安徽)中期库、中东部农林特色特质资源保存及利用区域分中心,作为国家种质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省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7月交付使用。
  据悉,种质的概念远远大于种子,它是一种遗传资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收集保护林草种质资源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留住那些自然界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作物基因,同时也能为未来的作物育种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
  安徽的种质资源库主要分为三种:原地库、异地库和设施库。设施库可以把种子通过特殊技术处理进行保护,主要包括单株、花卉、花粉等资源,DNA片段也能收集。“设施库的建设管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很少有省份建立,目前长三角只有我们一家。”杨光道说。
  2023年,安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部分野生动植物、主要造林树种草种、珍稀濒危类树种草种、重要乡土类树种草种等种质的采种、收集等,重点采集黄山松、花榈木、麻栎、油茶等林草种质材料和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传材料,为入库保存与科研试验做基础准备,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从今年开始,安徽将进一步增加林草和野生动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数量,力争在今年底有相当数量的种质资源入库保存。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