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4年的春风袭面,这里喜讯传来。与多所名校同台竞技,合肥市五一小学教学成果《“生活化劳动教育”模式的17年探索与实践》喜获合肥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六位获奖人皆为深耕教育教研一线的女教师,她们以教学为主阵地,以系列特色课程为抓手,齐心协力共同奋进,让学校的劳动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热火朝天 课程一脉相承 “自2006年起,时任校领导和老师们就确立劳动教育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方向。”副校长周晓华回忆,“师生共同将校内6亩荒地开发为劳动实践基地,在一届届领导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成为丰富而独特的生活化劳动教育资源。”生活化劳动教育模式的三个层级在此阶段初具雏形。
经历2011年至2017年的课程融合优化和发展,2017年至今,学校进一步将劳动教育融入拓展性课程,融入校园生活,推动特色课程精品化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学校立足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日趋明显,理论知识也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劳动课程必须以“变”为方式,以“精”为切入口,找出自己的特色,创建自己的品牌,过程的艰难可想而知。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现品牌特色的转变,正得益于学校成立了以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们为主体,以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坊为支撑的教研团队。
校长喻巧月、副校长周晓华、胡瑞光、王淑君、周腊云和宇敏老师则是该教研团队的核心成员。六名老师经过多轮培训,不断摸索实验、观察,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深耕“第一课堂”必修课程,丰盈“第二课堂”特色校本课程,延伸“第三课堂”网络课程,精品化实施“五彩岗位”“十会萌新”“百草种植”三大课程,市级课题《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小学劳动教育活动设计实践 研究》协同推进,系统构建了落地生根、丰满扎实的“生活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方位应用“生活化劳动教育”模式,以劳动教育助推五育融合,学校办学品质不断提升。
热气腾腾 “五、十、百”一气呵成
“今天早上,还有学生跟我说白菜可以收了!”“经过了一个寒假,孩子们仍惦记着自己在百草园里种的小白菜,还担心被冻坏了,孩子们劳动的兴趣热情高涨。”这就是该校生活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五、十、百”特色校本课程的“百草”种植。
如何通过生活化的劳动,将大自然“种在孩子的心田”?该课程给出了漂亮的答案。课程团队成员宇敏介绍说,一至六年级的孩子,人人可参与初阶课程“新芽计划”,落实“种前学好、种后护好、收后烹好”三大环节;中高年级的孩子,则是高阶课程“开心田园”的经营者,采取班级承包制,并持有“土地证”,自主种植亮化校级种植场景。
“比如丈量土地,计算产量和售卖的收入,是劳动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在团队成员胡瑞光看来,“开心田园”的劳动教育课程,核心是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最大特色莫过于实现了各学科的充分融合,让学生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素养和学习技巧。
“百草”种植的高效推进,更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滋养。“2023年成功申报了市级课题《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小学劳动教育活动设计实践研究》。”胡瑞光介绍,结合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课题实施将劳动教育深入融进探究性课程。她坦言,学、知、行、体验循序渐进,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更锤炼了劳动的品质。
热辣滚烫 特色实践一枝独秀 周腊云欣慰地说,针对幼小衔接的“十会”萌新特色劳动课程,学校设计“清洁与卫生”和“整理与收纳”两个任务维度,寓教于乐实现习惯养成。
“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相对应,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校设计了‘五彩’岗位课程。”大队部王 淑君老师介绍,“将劳动教育与德育工作融合,校级到班级从上到下设置纪律岗位、学习岗位、生活岗位、运动岗位、艺术岗位五大岗位,让孩子们在五彩岗位中实践体验劳有所获。”
躬身实践,硕果累累,该校师生自信昂扬地在各大舞台绽放风采。
2022年,该校老师带领学生在“百草”种植课程研究中自主开发的成果,获得安徽省中小学实验说课大赛综合实践、数学双学科的一等奖第一名。
2023年,更是收获的一年。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命名2023年度全国红领巾中队的决定》,学校满天星中队榜上有名。同年,学校获评安徽省绿色学校。
“以劳动、行动、运动和艺动‘四动’促进脑动,让学生从做题到做事,在成事中成人,老师在成人中成己。”校长喻巧月表示,学校以生活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助推五育融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