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专家呼吁重点人群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3月18日,刘连新在义诊现场为市民答疑释惑。 

  昨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当天上午,中国科大附一院肝胆外科、感染病科多学科联合举办大型义诊活动。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候任主委、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普外科主任医师刘连新表示,肝癌的发病非常隐匿,脂肪肝、长期酗酒、特别是有肝炎病毒感染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定期做肝脏功能检查,从而发现早期肝硬化或肝癌。
  检查可发现早期肝硬化或肝癌
  “肝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患者很难通过症状来感受肝癌,因此肝癌是不易被早期发现的。当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肝脏的功能可能到了不能代偿的地步。”刘连新介绍,肝脏疾病被称为“最大的隐性杀手”,它在发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数人只会感觉到轻微的不适,仍能吃、能跑、能跳。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肝病往往被忽视,很多患者选择不就医或晚就医,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影响了生命健康。
  刘连新强调,部分重点人群要定期做肝脏功能检测。“有肝炎病毒感染、脂肪肝和长期酗酒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尤其是有肝炎感染病毒的患者,每3~6个月要做一次乙肝病毒DNA检测、肝脏功能检测以及肿瘤标记物的筛查以及肝脏的超声检查。”他表示,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肝硬化或肝癌。
  体检报告上这些指标要关注
  当体检报告上有一些指标出现异常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肝功能的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还有谷氨酰转肽酶等,这些指标如有变化则要小心。”刘连新说。
  “现在很多的器官都可以做人工替代,只有肝脏不能,这是因为它的蛋白合成功能、解毒功能以及胆汁的分泌功能,目前都是不可替代的。”刘连新呼吁,大家关注肝脏健康,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从而减少肝脏疾病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肝脏?刘连新表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肝脏的保护大有好处。“心态要平和,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要熬夜、酗酒或暴饮暴食,不要吃得过于油腻,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脂肪肝患者需控制饮食
  在义诊现场,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患者咨询关于脂肪肝的相关问题。“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何宏亮表示,脂肪肝可以转变为脂肪性的肝炎、肝硬化,还有一部分会发展成为肝癌。
  如何防止脂肪肝转化成肝硬化?“首先要‘管住嘴’,控制饮食,避免肥胖;其要‘迈开腿’,每周要保证3次以上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方式都可以。”何宏亮说。
  不要和乙肝患者共用牙刷等用品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导致肝脏炎症坏死的传染病。我国有超过2000万慢性乙肝患者,患者群复杂而庞大,大量患者继发肝硬化、肝癌,为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何宏亮表示,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因此,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属于高危人群。“我建议大家,尤其是刚才所提到的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对乙肝的预防。”
  何宏亮强调,预防乙肝的重点是阻断传播途径,因此不要和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生活用品。“不过,乙肝疫苗的保护率非常高,如果只是平时和乙肝患者一起用餐,是不会感染的,大家也不用过分担心。”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摄影报道 实习生 张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