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发现故障可自动恢复
合肥“自愈型”供电线路已有1900余条
  本报讯“10千伏保利五月花2号总开闭所09开关跳闸,自愈方案启动。”4月7日,合肥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平台发出报警信息,自愈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用时47秒自动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合肥电网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城区,其中“自愈型”线路1904条,覆盖率达68.98%,两项数据均稳居全省首位。此外,合肥市零计划停电示范区2024年底将进一步拓展至100平方公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谓“自愈型”线路指的是在无需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利用线路上安装的与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站系统通信的自动化装置,监视配电线路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线路的“病症”,诊断出“病灶”的位置并将其“切除”,随后自动恢复其余“健康部位”的供电。
  “在过去,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主要依赖人工发现故障点,再对故障范围进行就地隔离,并视情况对非故障段线路恢复送电,整个过程耗时较长。”4月8日,合肥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现在有了“自愈型”线路,无论在故障定位精度、速度还是效率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故障判断全程无需人工辅助,故障处理时间由曾经的“小时级”大幅降低至“分钟级”甚至秒级,非故障用户在此过程中几乎对停电“无感觉”,从而保障了供电可靠性。
  截至目前,合肥“自愈型”线路已经铺设1904条,覆盖率达68.98%,两项数据均稳居全省首位。得益于该系统,截至2023年底,合肥城区抢修复电时长同比2021年下降30%,供电可靠性由2021年的99.9477%提升至99.9905%,增幅居国网重点城市前列。
  据了解,合肥供电公司在2021年建成全省首个高可靠性供电示范区,除突发故障之外,区内电力设备的检修、升级改造等工作全部通过带电作业、负荷转供等方式完成,确保相关线路持续供电。
  “经过2年多不断发展,合肥市零计划停电示范区目前包括了二环内、滨湖等约88平方千米区域,共计67.18万户客户、1239条配网线路。2024年底,该区面积将进一步拓展至100平方公里。”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相关负责人朱健表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通讯员李岩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