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谁能看淡生死
□庐江 朱蕾
  好友的爸爸得了脑癌。
  乍听消息,很是惊愕。印象中,叔叔是个健壮、魁梧的人,大声说话,大口喝酒,大脚板挺在地面上,地面都微微震颤。记忆中,他好像都没生过病,连小感冒都很少,怎么就突然得了脑癌了?这突来的信息就像一炸弹,“轰”得人脑子嗡嗡的,于是,决定去看望他。
  来时不凑巧,阿姨带着叔叔回老家休养。好友却很激动,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谈到叔叔的病情。
  好友重重地叹口气,觉得叔叔命苦。其实之前已经做过几次手术,叔叔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加上他年岁不小,好友很担心,他能不能再手术?如果不手术的话,脑瘤将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很快就会危及人的性命。好友再三纠结、踌躇后,决定手术。
  一想到手术刀将又一次在旧患处割开口子,好友的心像被无形的麻绳勒得紧紧的,有种无法呼吸的窒息感。尽管明白此时手术已经没什么太大意义了;但情感上,她无法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自己亲人在她面前一点一点消逝,而她什么也不做。
  有一阵子,好友很抑郁,明知治不好,还一次次给叔叔假希望,一次次送叔叔上手术台,一次次让叔叔遭罪,在残酷事实的面前做一些毫无意义的徒劳挣扎。为什么不能坦然地面对这个既定事实,让人舒舒服服走完最后一程?大抵天下为人子女都是这番赌徒心境,已知无意义,还是想试试运气,倘若有万一呢?就是延长一段时间也是好的。
  至亲不舍,不舍至亲。
  好友的话让我心里一阵酸楚。
  年轻时,总觉死亡离我们如此遥远。看那些病入膏肓的人蓬头垢面,神情凄凄与死亡艰难搏斗,妄想延长生命的维度时,我总觉得我们是豁达、通透的一代,将来一定能坦然面对死亡,绝对不会做一些毫无意义的精神内耗。
  事实上,当命运的齿轮转到我们面前时,那曾自以为是的豁达、潇洒,顿时支离破碎、荡然无存。红尘纷扰,却是人间百般滋味。将离之人不舍,不舍将离之人。子女亲情未尽,夫妻恩义不舍,友人之谊未断,当看到生命如同童话里的星尘在手底里将要消逝时,我们固执而任性,倔强而反叛,总想凭着微薄的力量与死神讨价还价。死神一向冷血无情,从无人情可讲,可是我们总期望我们会是例外的那一个。
  谁是例外?生死面前,无一例外。
  几番下来,好友慢慢接受现实,阿姨还不能全盘接受。好友说,别看阿姨平时正常买菜、做饭、接送孩子,闲来还跳跳广场舞,和没事人一样。她一静下来,细想,便是满腹焦虑。现在,她情绪很不稳,有时莫名暴躁、晚上失眠。
  也无他法,大家暂时只能耐下性子慢慢宽慰、帮助阿姨度过这段煎熬时间。
  古人云:“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死,对世人而言,只是时间问题,人生的必然归宿。
  但当它真正来临那一刻时,试问红尘中又有几人真正能波澜不惊,看淡生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