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小弟拿到了电工证
□庐江 江筱非
  小弟拿到电工证,成了一名技术工,他第一时间给我发了一条消息:“我考到电工证了。”我听了,还是挺吃惊的,他只读完小学就回家干农活了。那时,我们家特别穷,父亲病逝,本来应该继续读初中的他,没有机会读书,只好辍学。
  开始那些年,小弟和二弟一起在常州的一家窑厂里干活,做砖瓦、进窑、出窑,都是体力活。特别是出窑,要把烧好的砖瓦一担一担挑到船上,又脏又累,还很危险,常常被窑灰和汗水包裹着看不清嘴和脸,二弟和小弟在窑厂一干就是十几年。
  后来二弟和一帮打工的伙伴,组建了建筑队,承接修路工程,从小打小敲的乡村小路开始干起。虽然赚得少,但是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就行,小弟也因此转行,跟二弟后面打工。
  二弟的摊子渐渐大了,由人工作业向机械化转移,他购置了一台推土机,开机械轻松又干净,挣钱还多,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决定让小弟开推土机。没有技术的小弟开工第一天就把推土机开翻了,损失不小,还把自己的腿骨给压断了,兄弟俩从此闹起别扭,小弟也回家,结束了他的打工生涯。
  之后小弟一边在家种田,一边利用空闲挖黄鳝赚钱,结了婚,成了家,生了孩子,又建了房子。吃苦耐劳,省吃俭用,过了许多苦日子。
  小弟的孩子渐渐长大,上中学时,为了弥补自己没有读多少书的遗憾,硬是把孩子送进封闭的私立学校就读,希望孩子能争气,考上重点高中。私立学校,每年吃、喝、住宿等费用就要两万多,小弟不得已租下我们村庄里所有的撂荒地,一干又是十多年。
  我们村庄的撂荒地有一百多亩,他还嫌少,又租下隔壁村庄的撂荒地。这样一来,每年正月没有过完十五,人家还沉浸在余意未尽的年味中时,他已经开响了拖拉机,打磨好农具,进入了春耕模式,天还没有亮,就能听到突突突的拖拉机声,半夜也不停歇。
  小弟一年收回的粮食就有30万斤,而且只是他们夫妻两人干活哦,小弟将收回来的粮食卖掉,付了租金,付了种子、化肥、农药的钱,净收入也能挣个八九万的样子。也许是小弟农活干多了,他变得又黑又苍老,四十几岁的他常常被人误认为是乡村老大爷。
  前年的一个雨天,小弟起早扛肥料下田,也许是路滑,也许是太疲劳,他跌了一跤,一屁股坐在田埂上,肥料压在他身上,第二次骨折,住院治疗一个月,不能再下田干活了,他租下的田只好还给人家,就这样他断了种田发财的梦想。
  伤好后,学一门技术一直是他的心愿。他就近在城郊某电子厂上班,开始他干一些搬运的活,后来厂里看他会维修机器,就让他做电工。在厂里面做事,即使有技术,但是没有资格证,工资水平很低,只能和小工靠拢。他希望能够考一个电工证,他多次和我说起,要开始读书。
  上一次临考前,小弟信心满满地告诉我说:“明天去合肥考试了,我一定能过!”我听了,摇摇头,故意刁难他,问:“如果一台10千瓦电动机坏掉了,临时又不能换电动机,只能用柴油机代替,需要多大马力的柴油机?”其实生产车间机械真坏了,换成柴油机的概率差不多是0,但是这就把读书不多的小弟难住了。那一次考试他真没有过,我看到他一脸失落、难过的样子,我后悔当初不应当出难题打击他。小弟后来改成晚上上夜班,一方面晚上的工资相对高一点,另一方面晚上上班相对安静,他可以挤时间看看书。
  听到他考到电工证,真正成了一名技术工,我由衷地替他高兴,他可以涨工资了,不会因为没有证书而得不到劳动对等的收入。
  小弟是一个勤劳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生活也在改变,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