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丰教授古筝《高山流水》参加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2024年春晚。
“学员们很有精气神,特别可爱。”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芜湖老年大学古筝老师李庆丰如是说。“每个人都会老,这其实意味着一种成熟和高度。”李庆丰告诉记者,一直想为老年人做些什么,两年前他主动请缨,开始在老年大学代课,教老年人学古筝。
刚代课,李庆丰直呼想不到。“老年人的求知欲很强,(对古筝)特别感兴趣。”而他在课上的幽默风趣,也引发了老年人学习古筝的好奇心。“比如课堂的回课复习环节,弹得好会奖励胶布或者铅笔。”李庆丰说,其实大家并不在乎礼品,享受的是课堂的这种氛围。
李老师的课堂从高校开到老年大学,也在不断减负。“先说明指法的名称,直观地告诉大家是往里弹还是往外弹。”他和记者分享,老年大学的课堂,是让老有所好和老有所乐,目的是陶冶情操,教学进度可以慢一点,教学的节奏可以缓一点。
学乐器不是纸上谈兵,也非一日之功。“就老年人而言,弹奏没必要要求苦练,闲暇的时候作为乐趣弹一弹,活动身体、陶冶情操。”李老师告诉记者,在选择作品时,更要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创编一些好玩的轻快的练习曲,也会安排像《渔舟唱晚》《茉莉花》等经典曲目。
“我们班既有50多岁的,也有70岁左右的,年龄和学习基础均有差异。”两年一晃而过,李庆丰欣慰的是,班里的老年学员不仅能坚持下来,学习的进度和水平也相差不大,“大家参加演出可积极了,精气神特别好,有的已能独奏。”他笑着说,相处下来,大家亦师亦友,“不少学员组团观看我的音乐会,感受古筝的魅力。”
近日,李庆丰刚忙完芜湖老年大学校歌的编曲。“选择了圆舞曲形式,三拍律动性强。”他说,创作首先是展现出学员的精神风貌,还要兼顾学员的声音条件。“唱响这首《放飞翱翔》之歌,酝酿了一周,至少改了六七次,前后耗时半个月。”他骄傲地分享,听说学员已在练习,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