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龙(左起三)授课合影。
张海龙,芜湖市急救中心副主任,也是芜湖老年大学赭山大讲堂公共课老师,为老年人讲授《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救治》。“专门为老年人开设系列课程,讲科学,讲实践。”他和记者分享,老年人的医学科普,一是让其易于接受,同时让其乐于接受。
“比如生活中遇到了常见的意外伤害,老年人会救、敢救和能救非常重要。”他解释,课程的目标是让老年人掌握基本的急救操作,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如何早期识别心梗或中风?发生后应该怎么办,现场急救的规范流程,这些也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张海龙告诉记者,系列课程结合老年人实际,针对性很强,“比如讲解气道异物梗阻,根据年龄段及意识状态等设置有7个场景,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救护方式,结合现实案例一一演示逐个掌握,同时也强调了海姆立克手法的局限性及对病患身体的损伤。”
张海龙坦言,给老年人上课,他有独家秘诀。“少说理论,多讲案例方法。”他直言,授课从实用急救的角度切入,用大白话告诉老年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科学依据是什么,一定要通俗易懂,又易于操作。
而课程的进度,也贴近老年人的应季生活。天气逐渐炎热,作为易中暑人群,老年人生活中有哪些误区?张海龙将其总结在课件中,比如老年人不喜欢开空调和电扇,而此举很可能导致环境温度升高,引发中暑;开空调不能让室内外温差太大?他认为,该提法并不准确,开启后温度应以体感舒适为主;中暑以后要大量喝水?他表示要不得,应及时补充电解质水或运动饮料;中暑发热要用退烧药?他强调这更要不得,中暑高热并不等同于感染性炎症所致的发热,因此不建议使用常用的解热药物,最好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如喷雾、喷洒冷水、风扇,甚至浸泡冷水中……
精心准备的上课内容受到老年学员的认可,学员称赞课程“切口准,有收获”,张海龙对此表示很欣慰,更有动力了。
老年大学进行录课后,课程也惠及到更多的老年人。“受众很广,不仅让老年人有了急救意识,也提升了自救互救能力,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再害怕并能够从容应对。”张海龙直言,老年人的思想转变,不仅带动身边人去学习,更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每个人都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