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4岁的沈凤英,有着一个可爱的“外号”——小队长。要说小队长一名的来由,还要从48年前说起。
1976年,26岁的沈凤英从肥西嫁到周谷堆,彼时,今天的周谷堆社区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城东乡。那时,年轻的沈凤英虽然刚来到周谷堆不久,但因为在家乡肥西担任过大队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营副营长,又是党员身份,所以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当时,在整个城东乡,她是年纪最小的队长,大家便叫她小队长。
小队长年龄虽小,做事却牢靠。18岁就参加工作的沈凤英,早已积攒了不少经验,加上她善良、热忱的个性,很快就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几十年岁月流转,曾经的生产队几经变更成了如今的张一居民组,沈凤英也从“队长”变成了“组长”。但老一辈街坊邻居和同辈乡邻们仍然亲昵地叫她小队长。“小队长,吃了没啊?”“小队长,你帮我看看这个事。”为乡亲们服务了48年的沈凤英,早已习惯于穿梭在村里房前屋后,哪里有需要,她总能第一时间赶来帮忙。
尽管工作忙碌,沈凤英却不觉得辛苦。“不辛苦,现在的日子已经好太多了,以前那才叫苦。”在物质普遍匮乏的年代,沈凤英一家住在老房子里,四面土墙,房顶是瓦片,由于地势低,一到雨天,屋里便会积水,要在门边挖一条排水小凼,屋内才能下脚。到了上世纪80年代建了楼房,这种状况才不再有。
后来随着周谷堆市场的建成,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收租金,乡亲们的收入都大大提高。1998年,沈凤英买了两间村里的门面房,开了一家日常用品铺子。那时,周谷堆人来人往,生意自然不差,和乡亲们一样,沈凤英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沈凤英和老伴住在铺子里,儿子和儿媳也住在附近,夫妻俩不仅有着好工作,还能时常陪伴父母,沈凤英对现在的日子十分满足。
在周谷堆的这四十多年人生里,沈凤英为这里倾心奉献,无尽付出,也从这里收获了幸福与美好。每每回忆起往事,她总能动情地娓娓道来,仿佛往昔的每一幕都深深印刻在她心中。在沈凤英心中,周谷堆凝聚了她的青春与心血,是这名小队长一生的情怀所系,“我期盼未来的周谷堆更加美丽,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悦 通讯员 孙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