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一碗苋菜满口香
□左克友
 
 项春雷/摄

 青的柔嫩,红的厚润,苋菜是夏季一道时蔬。
  春夏之交,菜地里自然不甘寂寞,各种菜蔬暗暗地使劲,争奇斗艳。紫花,白花,黄花,红花,闹得一脸灿烂,引得一群蜜蜂,穿来穿去,嗡嗡嘤嘤,吵个不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饱满的豆角,修长的黄瓜,还有那玉米须,南瓜花,自成一幅田园画。暮春的菜园里菜蔬最喜人,初夏的菜地最癫狂。但我最爱的还是苋菜,一种见风见雨都葳蕤成壮观气势的菜蔬。
  在乡下人眼里,苋菜是一种贱菜,这个“贱”字却无半丝贬义,是叹服苋菜的生命力顽强。
  相中菜园一小块地皮,稍稍松动整平,将苋菜籽均匀地撒下去,用竹制的笆子轻轻地耙来耙去,将细土覆盖起来,苋菜籽就在它的“产房”里酝酿着生儿育女的春梦。不几日,嫩嫩的、绿绿的芽儿拱出浮土,张着小眼打量着新奇的世界。清晨的露珠挂在一两片叶片上,清丝丝、亮晶晶的,煞是好看。过不了几天,苋菜就长成了大姑娘模样,绿茵茵的颜色中夹杂着胭脂红,红中透紫,紫中含绿,水灵灵的恰似待嫁的新娘,娉婷袅娜,楚楚动人,只需看一眼,你就会迷乱心旌。
  苋菜生长容易,施肥不过是撒点草木灰或泼点粪水,三两次即可,待长到一尺左右的样子即可采撷来做菜。
  苋菜和韭菜大概是干姐妹,它们的生命力顽强得不可思议,越掐头长势就越旺,从断头处又生出新芽来,一个头变成两个头,两个头变成三个头……魔术般,被掐过的苋菜又葳蕤成一地风景。
  “好苋菜,揉三揉”,新摘的苋菜,需要蘸上清水用巧劲在石板上揉揉,揉出一些绿汁,这样炒出的苋菜才有一种特有的菜香。
  “红苋菜,绿苋菜,吃饱肚子病不来。”苋菜,营养价值极高,在过去的岁月里,是农户夏季的当家菜之一。柴火将铁锅烧红,滴几点菜油,将揉好的苋菜倒入,翻炒,撒适量盐,敲碎几个蒜瓣,一盘色味香俱全、红汤翠叶的熟苋菜就勾起了围在灶台旁瞪眼的馋虫的口水。
  中饭时,端着粗瓷大碗的我们聚集在槐树的浓荫里聊天。饭头上铺着紫色苋菜,苋菜下是被染红的饭粒,红中青,青中紫,吃起来甜香。清汤寡水的日子,有了苋菜的参与,生活便明媚起来。
  赤日炎炎的夏季,“苋菜下面汤”也是一道最佳组合,打翻了许多人的味蕾瓶。烧开水,下好手工揉切的面条,烧至七成熟,扯一把新鲜水灵的苋菜放进汤里,不一会儿,一大锅翠叶红汤的面汤就出锅了,味道清爽,让人在热浪扑人的夏日顿生一丝凉意。这道菜一般是主人待客的压轴主食,客人端起蓝边大碗,边吃边咂嘴。
  苋菜梗子也是一盘美味,可不能浪费。掐下嫩梗,撕皮,撒少许盐,腌制一周后,配以红辣椒丝在油锅里爆炒,红绿相映,爽囗怡人。喝一口粥,搛一根菜梗,有一种胜过山珍海味的况味。
  苋菜长势快,吃不完怎么办?母亲在世时,将苋菜采回家,用开水焯一下,放在太阳下晒干,当农闲时做米粉粑的粑馅,雪白的粉粑,紫红的粑心,让人齿颊留香,心旷神怡。
  苋菜不生虫,不需要打农药,它喜欢农家肥,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不像某些化肥农药喂泡的蔬菜,虽产量高,但已失去了物的本真。
  “六月苋,当鸡蛋”,苋菜的营养价值极丰富,可补气,亦清热,更明目。红苋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没想到这普普通通的蔬菜,竟有着这么多功效,怪不得张爱玲至爱苋菜:“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看来,张爱玲真的是苋菜的忠实粉丝。
  苋菜,朴素的菜,不热衷打扮,不哗众取宠。当人们需要它时,它适时而生;当市场忽略它时,它默默无语。浅浅夏,紫紫红,一碗苋菜,透出满碗饭香。正是有了苋菜,农家餐桌上便生动起来,好似一场精彩的地方大戏,看着过瘾,吃着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