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杨/摄
吴山古镇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扼守合肥北大门,素有“吴王故里、铁字之源、贡鹅之乡”的美誉。如果说闻名遐迩的吴山贡鹅是古镇吴山舌尖上的大家闺秀,那么细如银丝的吴山挂面,无疑是深藏味蕾中的小家碧玉。
吴山挂面细若发丝、洁白光润,直径不超1毫米。老鸡汤或老鸭汤煮滚开,拈一支吴山挂面,折断成七八寸长的银丝,撒入汤中,竹筷轻轻挑散,待到汤滚,再翻挑几下,迅速捞起,面若白丝,汤若珍馐,汪着一层莹润的黄油,撒上一撮绿油油的葱花,面香浸淫着肉香,肉香氤氲着葱香,挑一筷子吹上几口气,吸溜一声进入口中,爽滑劲道,鲜香柔嫩,馥郁悠长。
做手工挂面最辛苦的是和面。上等头道面粉,加水,添盐,搅成面絮,再一拳一拳翻来覆去和。盐,可以说是挂面的灵魂,跟温度、湿度、气候息息相关,盐多了抻不下来,盐少了挂不住,上架的面条会一丝接一丝掉落。一般而言,春秋两季每斤面粉放食盐25克左右,夏季放30克左右,冬季放15—20克,食盐先溶解成盐水,再和进面中。老挂面师傅抓盐像老中医抓药,根据天气和温度,凭借过人心力,适度增减,一抓一个准,几乎分毫不差。
和面是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需要巧妙利用腕力,快进快出,不然一会儿手背就会被吸得通红,再和一会手就会被吸出水泡。一盆面要和一两个小时,面和到不粘手、不粘盆,表面起泡,双手拎起一点面,不停拉扯,直到像纸一样,透光透亮,才算合格。和好的面,放在盆里,蒙上塑料薄膜,醒20分钟左右。
醒好的面倒扣在桌面上,压成圆饼状,拿圆形盘子,顺着面饼外圈,一圈圈切下直径30厘米左右的面棍,撒上薄面,一人在桌面上展开手掌不停搓面,把面棍搓成10厘米左右的面柱。桌沿下方置一面盆,一人坐于凳上,把搓好的面柱一边下拉一边盘,以盆心为圆心,一圈一圈盘在盆内,一边盘一边撒上薄面,防止粘连,这个过程叫盘条。盘好条,放阴凉处再次醒发。
上筷。70厘米左右长的竹筷,插于一块木头上,间距约15厘米,一手拉面,一手往竹筷上缠绕,两手配合,上下翻飞,疏密有度,像织布一样。上好筷的面,放阴凉处“U”形面厢里,让面慢慢自然下垂,变长,变细,等待蜕变。
再醒发一段时间,面和盐和谐相处。此时的面还比较粗犷,需要外力让它们变得更细更长。一人站在原地不动,一手抓着竹筷的一端,另外一人站在对面,同样抓着竹筷的两端,双手端平,有节奏地用力拉扯缠绕在竹筷上的面条,当拉的人猛然一拉,对面的人一定要双手用劲,不然人会被拉倒,或者面被扯断,这个流程叫出振。出振,是制作手工挂面极重要的一个环节。用力不均,拉出来的面粗细不均,还会出现掉条。出振完了的面,再次放入面厢醒发,快要垂落到地面时,就可以上架了。
两支竹筷的一支插在面架上的孔洞里,双手牢牢抓住另外一支竹筷的两端,有节奏地一下下用力拉扯,一如出振,力道要均匀,才不会断面,此时的面条已初具雏形。拉扯完了,把另一支竹筷并排插在面架上,左右手各自握五六支竹筷,插入两筷之间的面丝中间,上下匀速按压,直到面丝快要垂地,把竹筷留在面条中间,沉沉地压着,防止面条回缩,也防风吹面荡。
面条压好,放在面架上晾晒,一架连着一架,千万条白色的面线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从长长的木架上飞泻而下,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又像千丝万缕的银丝,风拂过,轻轻摆荡,像瀑布挂在山间,灵动地倾泻,蔚为壮观。
架子上的挂面,经过三四个小时的自然晾晒,丝丝分明,整整齐齐,随风轻轻摇摆,散发着浓郁的面香。晾晒干的挂面取下来,8”字状排进竹匾里,一层一层叠上来,像一大朵盛开的银色花。
吴山挂面好吃,做起来却是时间、技艺、尺度、精神、温度、湿度、气候和盐,恰如其分地拿捏。一位好的挂面师傅,无疑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剑客”,挥剑于无形,驱动剑气,调动面、时间、盐,在时间的尺度和空间的维度里,完成一架又一架无可替代的艺术品,达到技艺与精神的完美融合,在舌尖上含苞,在味蕾上绽放,与吴山贡鹅合璧,成为吴山味蕾上又一张闪着银光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