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2版
发布日期:
通报禁毒工作情况发布典型案例
毒品犯罪案件呈现新特点
  本报讯 6月24日,省检察院以“依法严惩毒品犯罪,持续推进综合治理”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禁毒工作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事例。据介绍,从检察机关受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情况看,近年来“网络+寄递”贩运毒品活动多发,新型毒品犯罪不断涌现,毒品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涉案罪名相对集中,重点地区毒品案件多发”。2023年以来,从我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毒品案件罪名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463件916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468件473人,容留他人吸毒罪107件128人。3种罪名件数和人数合计均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92.1%。其中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上升较快,2023年案件数同比增长54.8%。而案件分布地域也相对比较集中,有关4个地市的毒品案件数量占到了全省总数的51.6%。
  第二个特点是麻精药品滥用问题突出,滥用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2023年以来,我省毒品犯罪中传统毒品占比明显下降,但滥用医用麻精药品、依托咪酯和“笑气”、右美沙芬等成瘾性物质的情况越来越多,“以药代毒”问题日益凸显。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笑气”案件34件,涉依托咪酯案件37件,上升势头明显。同时,青少年人群往往因追求心理刺激沾染新型毒品,从而造成此类犯罪涉案人员年龄普遍较小,特别是合成大麻素类被整类列管后,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涉新型毒品案件多发频发。
  第三个特点是犯罪网络化趋势明显,犯罪模式日趋多元。随着互联网科技等技术手段加速迭代更新,“互联网+寄递”的非接触模式成为新常态,整个毒品交易过程“人、毒、钱”分离,人员分工精细,流通速度快、涉及面广,行为人之间通常使用隐语、暗语等联络,依托外卖配送服务等物流平台,采取跨国邮寄、同城“闪送”,不写真实姓名,伪装夹藏等方式寄递毒品。此外,“零包散卖”案件多发,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相当部分毒品案件中,吸贩毒人员自驾或乘坐高铁前往邻近省份购买毒品,或组织入境人员通过“背包”方式运输毒品逃避海关检查,进行走私、贩卖毒品。
  在局部地区,毒品犯罪还呈现出团伙化和家族化特征,犯罪分子往往依托夫妻、姐弟、翁媳等关系,组成贩毒团伙,长期实施毒品犯罪。
  据了解,针对上述新特点,我省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的同时,依托检察办案,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堵塞麻精药品售卖等方面管理漏洞。对于近年来学生涉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犯罪多发频发问题,检察机关加强与教育、关工委等单位的协作配合,持续推进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为推进毒品寄递综合治理,省检察院会同邮政部门通过专题部署、联合督查、实地调研督导等方式,推动最高检强化寄递安全监管的“七号检察建议”的落地落实。联合省公安厅、省邮政管理局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寄递安全监管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细化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制度机制,全面强化监管合力。2023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寄递违禁品案件181件481人,其中涉毒案件31件57人。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