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不让科技资金 “撒胡椒面”
  《科技日报》7月17日报道 从2022年开始,安徽省财政部门摒弃“考虑过往预算项目和收支情况”的常规做法,从零开始编制2023年科技资金预算,并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核定各项支出。
  “这种完全从零出发的预算模式,有效扭转了过去科技项目‘小而散’、科技资金‘撒胡椒面’的局面,显现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效能。”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改革之前,安徽省科技攻关经费由多个部门分头管理,存在明显的“分散、重复、低效”问题。由于管理主体众多,部分项目单位未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项目攻关上,而是投入到各部门的“公关”活动中。
  针对这些问题,一场“用资金整合倒逼政府工作整合”的改革拉开帷幕。安徽省将相关部门的科技攻关经费整合为省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集中力量支持全省科技攻关。
  为此,安徽省政府成立工作专班,由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担任组长,构建了“1+1+N”的工作协同机制。
  “两个‘1’分别是科技厅和财政厅,‘N’指其他省直部门。”安徽省科技厅科技资源统筹处处长谭海斌告诉记者。
  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安徽省从征集、凝练、申报,到评审、立项、拨付以及管理,建立了“七统一”的项目管理机制。
  在项目申报环节,省科技厅会同发改、工信等部门,围绕安徽高质量发展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共同征集项目需求、凝练项目指南。
  进入决策环节,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工作专班召开全体会议,审定项目和资金安排。2023年,共有287个项目从1762项申报中脱颖而出。
  2023年,安徽省通过资金整合等有效措施,将科技攻关资金由往年的4亿元增加到10亿元。在支持方向上,也进行了精准优化,从2022年的40个支持方向,精简至2023年的22个。
  一增一减之间,单个项目支持强度由原来平均81.7万元提升到469.5万元,提高了4.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