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半盘凉拌黄瓜下肚险丧命
夏天这个习惯千万要注意
  进入三伏天后,天气又闷又热,很多人胃口都受到了影响,就想吃点清爽消暑的食物,比如西瓜、凉拌菜、凉皮等。注意!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食物,吃不对可能会让你吃进医院,甚至危害你的生命。
  男子吃了隔夜冰西瓜后因急性肠胃炎住院
  2024年7月,温州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该院急诊抢救室收治了一位进食隔夜冰西瓜产生不适的患者。男子自诉前一天上午买了一个西瓜吃不完,就直接放冰箱了,隔天下午把剩余西瓜全吃了。当天晚上,他便出现脐周疼痛、腹泻、四肢乏力、恶心、体温升高等症状。急诊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肠胃炎,随后对其进行对症治疗,所幸这名男子病情还不是太严重,就医也算及时,得以快速康复出院。
  西瓜怎么吃更安全?
  西瓜切开后,切面就会被细菌污染,所以西瓜最好趁新鲜吃,因为如果储存不当,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如果切开的西瓜一次实在没吃完,建议最好是包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冷藏储存,注意储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这样可以避免西瓜内部滋生大量细菌。
  冷藏保存的西瓜拿出来食用时,先闻一闻,如果西瓜表面有异味,可以将表面1~2厘米的果肉切掉后再吃,如果发现剩下的西瓜有稀汤样表现,提示西瓜已经变质,就不能再吃了。注意:西瓜只要放置超过10个小时,就算“隔夜西瓜”(比如10:00切开,放到20:00)。
  老人吃了半盘隔夜凉拌黄瓜后住进医院险丧命
  一则来自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案例显示,2023年6月,家住杭州的黄大伯(化名),因早上食用了半盘冰箱里的隔夜凉拌黄瓜,出现了严重细菌感染,引发了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经过医生一系列抢救,黄大伯的生命体征才逐渐恢复。脓毒血症指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心慌气促等症状。如果延误治疗,则可能造成严重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
  夏季高温高湿,食物更容易变质,细菌也更容易滋生,家里剩下的隔夜饭菜,可能会出现变质或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轻则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正确做法是食物一次最好少做点,现做现吃,尽量不隔夜食用。如果做好的食物一顿实在没吃完,应及时用保鲜盒装好放冰箱。其次,剩饭、剩菜在吃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把菜整体加热到100℃,并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
  这3类食物尤其要注意
  1.绿叶菜、食用菌类:
  比如菠菜、油菜、银耳、各类蘑菇等,它们本身硝酸盐含量就比较高,煮熟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在细菌分解作用下,硝酸盐还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若是存放不当,亚硝酸盐含量还可能超标。大量摄入亚硝酸盐会致癌,也会降低红细胞活性,容易引起缺氧和贫血,对健康不利。
  2.海鲜:
  如螃蟹、鱼类、虾类、贝类等,它们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放置时间过长,有可能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还容易损伤肝、肾功能。
  3.土豆、芋头、馒头:
  这类食物含淀粉较多,加工后相对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一顿吃不完,建议最好密封后冷冻起来,食用时再提前解冻。
  夏季警惕米酵菌酸仅1毫克就可致命
  米酵菌酸是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无色无味,毒性强烈,只需1毫克就可致命,且在高温下稳定。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中毒后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超过50%。
  这3类食物尤其要注意
  1.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吊浆粑、凉皮、河粉等。
  2.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木耳:如果发现银耳、木耳发黏、发软、有异味,应避免继续食用。
  3.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1.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和保质期,用眼睛观察产品性状,如是否出现霉斑、黑斑、粉斑、绿斑、黄斑等。
  2.食物泡发时间要控制好。泡发时间太长,各种病毒和细菌会持续滋生。泡发用水要干净,泡发时间不要超过2个小时,不过夜泡发。
  3.家庭不要擅自进行酵米面制作,不要食用变质的米面蔬菜等。
  4.最好不要购买、食用鲜银耳。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