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消暑记
□凤台 东方亦鸣
  入伏之后,酷暑难耐。趁清晨凉爽,早早下楼活动一番胳膊腿,再顺路去菜市采买一天所需的果蔬菜品。气温渐渐升高,赶紧回到家,哐当一声带上家门,快速与外面的暑气隔离开来。
  吃过早饭,妻子去上班,孩子去上学,我一个人守在家里。先进卫生间哗啦啦冲个热水澡,再钻进书房,啪一声打开空调,呼呼地边吹空调边看书。书房里到处随意放着书,显得有些凌乱,随手摸起一本看,书籍里有故事,书籍里有人间烟火,书籍里更有丝丝消暑的凉意。
  案头放着一本袁枚的《随园食单》,随手翻了翻觉得很有意思,心中便生出跟这位老本家学做菜的想法。细细读了几则,其中有一则《鲢鱼豆腐》颇为中意:用大鲢鱼煎熟,加豆腐,喷酱、水、葱、酒滚之,俟汤色半红起锅,其头味尤美。此杭州菜也。用酱多少,须相鱼而定。鲢鱼豆腐我喜欢,半荤半素,可菜可汤,开胃养胃,着实是夏季居家极好的家常菜。可惜早晨只买了豆腐,未买鲢鱼,心里便觉得遗憾。
  半上午,又翻看丰子恺散文,一则《吃酒》中记录的小故事极有情趣。作者说在杭州西湖之畔,常见一中年男子,蹲在岸边用米粒钓虾。一次只钓三四只够下酒的即收钩。随后进入一家小酒店里,叫上一斤酒,将几只虾放进酒保烫酒的开水里浸,待虾子烫红后取出,蘸上酱油下酒。
  心想,从鲢鱼豆腐到大虾下酒,但凡吃货大抵是情趣使然,今人大约难抵此境。
  过了十点,略有困意,丢下书本小憩了一会。
  十一点醒来,开始下厨房做饭。一份红烧排骨给儿子准备的,一份酸辣土豆丝给女儿准备的,一份清炒藕片给妻子准备的,一份凉拌豆腐给自己准备的。
  午饭后休息。一觉睡到四点半,拉开窗帘,外面仍是烈日炎炎。起身后烧水,泡茶。几杯热茶下肚,顿觉神清气爽。余下的时间干什么呢?索性还是窝在书房里翻翻书吧。
  把夏天当成给自己的假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