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是在校学习的课本,还是家中满书柜的图书?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只顾埋头学习,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近期,在爷爷的推荐下,我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从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余秋雨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渊博的知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历史画卷。从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到唐诗宋词的辉煌;从儒家的仁爱思想,到道家的无为而治,再到文化名人的传奇人生。这本书通过“以心带史”的感性方式激活历史,以中外对照的全球视野反思中国文化,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书中还讲解了50余位中国文化的伟大创造者,解读了20余部铸就民族性格的经典著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潮澎湃,我的血液也一点点沸腾了,我被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宇宙的奥秘和社会的发展。他们留下的智慧结晶,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精神瑰宝,例如孔子的“仁”、老子的“道”,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良莠不齐,但我们深知,根深才能叶茂,那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无数文化宝藏。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应身体力行,诵读经典文学作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显著复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汉服文化,身着华美的汉服出现在大街小巷,甚至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传统的乐器缶更是登上了北京奥运会的舞台,向世界传递华夏礼乐,奏出“有朋自远方来”的中国声音;央视的《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通过创新的形式让古老的文化和诗词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激起了全民学习热潮,让祖先的悠悠文脉,奔流不息,融入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中常浮现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敬人者,人恒敬之”等祖先们的教导,并时常提醒自己,以此标准,严于律己。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所在,它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变成更好的自己。
合肥市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西校区
五(5)班吴沐铎
指导老师:杨冬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