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戒网瘾要从大人做起
□合肥 陈立明
   有人敲门,是对面女邻居。60多岁的她,和丈夫一起带孙子,在隔壁一所声名俱佳的小学念书。
  进门,女邻居满脸笑意:“跟你商量个事,能不能连下你家的网络?我家的网线扯掉,路由器也拿走了,今晚还在这住一晚,没流量,晚上睡不着,刷刷视频,不然着急?”我一脸吃惊:“你孙子小学毕业,不在这读初中了?”这个小区所在的学区,小学尚好,初中底蕴更是深厚,很多人打烂头往里挤。
  看我惊讶,女邻居忙解释:“唉,天天进门就要搞手机,不给就闹,我们管不住他。”“他父母呢?平时没怎么见着。”我有些不解。女邻居摇摇头:“他爸妈在阜阳上班,顾不上。以前说这里上学好,急吼吼跑来买了房,小学上得还不错。现在不行了,我们管不住,天天刷手机,怕给刷废了!”
  我边给女邻居设密码联网,边不无可惜地问:“放弃这么好的初中,去读寄宿学校?”“是的,是的。我们管不了,只能去寄宿学校,管得严,不给带手机!”这么一说,女邻居如释重负,像卸下千斤重担。女邻居拿来的两部手机都连上我家的无线网,她道谢出门。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当初花重金买学区房,送孩子进省城上学,一定是寄予厚望的。如今放弃底蕴深厚的初中,去选择民办学校寄宿,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晚上没手机可刷,老夫妻俩如掉魂一样,不惜张口借网,网络的“魔力”实在是诱惑巨大。手机里的“花花世界”,对两位退休老人尚且如此瘾大,对一个心性未定的孩子来说,诱惑力可想而知。“现在的孩子,活得精致而又苍白。”一位知名高中语文老师如是说,我深以为然。物质极大丰富,要什么有什么;精神上又极度匮乏,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写作业,吃饭,睡觉,苍白如雪。远离蓝天和大地,难见大自然的草绿,鲜闻大自然的花香,像一根钢筋被扦插进混凝土森林。
  若不想与孩子陷入无休无止的拉锯扯皮、置亲子关系于泥淖,尽早切割电子产品,这个切割要从大人做起。当然老人退休无聊,网瘾难戒,做父母的,还是要上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