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千头鱼夹馍
□梁学刚
  五河号称“皖北水乡”,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水产丰饶,物类繁多。在五河老百姓日常餐桌上,鱼、虾、蟹等水产品最为常见。在以水产品为主的菜品中,有一道老百姓青睐的菜肴,就是“千头鱼夹馍”。
  家有贵客登门,主人一般宰大鱼待客,显示热情与尊重。但在五河,有一种体型很小的鱼叫“千头鱼”,小到长度只有手指盖大小,用它做成的一道名菜千头鱼夹馍,是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也是五河的特色招牌菜。
  千头鱼,又名罗汉鱼,属于小型鱼类,一般体长不超过5厘米,生长于沿湖浅水草丛中。由于该鱼个体小,盛满一盘需千尾以上,故称千头鱼。千头鱼味道鲜美,具有清肝明目的食疗保健功效。五河的千头鱼主要产在沱湖,年产量80万斤左右。
  三十年前,我家就在沱湖边居住。有一年,大舅第一次从苏北来我家做客,母亲自是隆重接待。快到晌午,母亲在厨房忙碌着,大舅闻着香味来到厨房,看看母亲为他准备什么好吃的。此时,母亲正在翻炒千头鱼。大舅一看锅里,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用浓重的苏北口音问道:“大姐呀,我大老远跑来看你,你就用这么小的鱼来招待我啊。”母亲噗嗤一笑,说:“老弟呀,说你孤陋寡闻,一点都没错。这叫千头鱼,只能长这么大,是我们这儿的特产,在别的地方吃不到。好吃不好吃,待会就知道了。”那天中午吃饭,大舅夹了一筷子千头鱼,筷子就再也停不下来了。那盘千头鱼,几乎被他一个人承包了。
  千头鱼夹馍既能登大雅之堂,在高档饭店露脸;也常现百姓餐桌上,是普通人家的日常菜肴。千头鱼的做法并不复杂,先准备好作料,将蒜瓣、姜、葱切碎,鲜的红辣椒切细丝,作料要多,和鱼各占一半左右;然后把千头鱼干用温水洗净,再用开水冲一遍;锅里倒油,油要多放,把鱼炒透,接着把鱼盛起来,滗去多余的油;把作料放入油锅炒,闻到香味后放入炒好的千头鱼,放盐,略翻几下就可以出锅入盘了。这时,把配好的杂粮馒头或者死面锅贴夹着炒好的千头鱼,咬一口回味无穷。千头鱼的特点是咸、鲜、辣,适合北方人的口味,一定会让你吃得通体舒畅,浑身冒汗。这道菜做法虽然简单,但也有讲究,一定要多油少水,千万不可用水煮,因为鱼干经过水煮便会失去原有的滋味。江浙一带的人不能吃辣,可以少放辣椒。
  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千头鱼属于虾虎鱼科,是一类体型小的食肉类鱼,它们每一种都有符合各自特征的名字,如“侏儒虾虎鱼”“寻常虾虎鱼”等。虾虎鱼体型虽小,却是鱼类中最大的家族,已知的种类达到2100多种。它们看上去身材短小,仅有几厘米长,有两条脊鳍,多数栖息于热带海水中,一部分生活在河流、溪流以及湖水中。虾虎鱼是中国原生鱼家族中的一个数量、品种较多的成员,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
  得益于沱湖的清澈水质,每年夏季,千头鱼会在浅水草丛中大量繁殖,当地渔民一般会将捕捞上来的千头鱼晾晒成干,便于保存。所以,千头鱼一年四季都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千头鱼和沱湖的螃蟹一样出名,沱湖的浩渺给千头鱼的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头鱼以它独特的口味为五河增添了魅力。
  前不久,我的一位大学同学自广州出差路过五河,多年未见,友谊如初。我带他到沱湖边一家餐馆小聚,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久别重逢,我们依旧谈笑风生。那天,我特地点了千头鱼夹馍,这道菜做得十分地道,千头鱼香味扑鼻,鲜辣爽口;配的馍也进行了创新,用的是窝窝头。老同学咬一口,赞不绝口,并发出如此感叹:看着不起眼,吃起来久久难忘,这么小的鱼,竟然有着这么特别的名字,真是十分罕见。老同学也算一位资深美食家,对这道菜高度评价道:千头鱼口感既没有鲜鱼的柔软,也没有干烤鱼的硬韧,其味,重而尖锐;其汁,鲜而浓重。同去的一位五河美食家也发表高论:千头鱼和毛刀鱼一样,绝配是辣椒和死面饼。辣椒的辣味,千头鱼的鲜味,死面饼的香味厮混在一起,强烈地激发起了味蕾的贪欲,只觉得颚下凹坑,涎水直泛,分分钟让你满头大汗,面部潮红,辣得吸吸溜溜,欲罢不能。
  临别之际,我又买了几盒千头鱼,让老同学带上,他十分感动。在行进的高铁上,他给我发来微信:友谊如美食,需要悉心呵护,慢慢烹饪,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