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江西处处都有好风景,历史文化悠久的浮梁就是让人眼睛一亮的好去处。
癸卯年的金秋时节,我再次踏上江西这块红色的热土。走进浮梁县城,我感到这里被厚重的文化气息包围了:古县衙正门、古城墙、大牌坊、历史文化长廊……虽然时令已经是仲秋了,但是这里的天气依然非常炎热,这与我刚刚游览的江西三清山风景区形成了鲜明对比,三清山由于特殊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真的可以说是秋高气爽。
尽管天气炎热,却丝毫没有消减我参观古县衙的浓厚兴趣。来到浮梁古县衙大城墙前,参观游览的游客已是络绎不绝,大家纷纷驻足拍照。走过古城墙,映入眼帘的是浮梁的历史文化长廊。长廊别具一格的布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独特构造充分体现了著名瓷都景德镇的特色,是浮梁的一大创举。长廊全面综述了浮梁的历史沿革以及源远流长的官文化、瓷文化、茶文化,也如实记载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的要事逸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瓷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我仔细观看长廊的外貌,早就忘记了烈日暴晒带来的炎热和大汗淋漓,不由得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感慨:“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长廊恐怕就是当时的一个缩影吧。在这里,既可以享受茶文化的熏陶,也能够感受瓷艺术的丰富,同时还了解了浮梁官文化的点点滴滴。长廊两边铺筑的雨花石健康道,以精湛的陶瓷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园林景观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叹为观止,也折射出浮梁人的智慧。
浮梁的古县衙大堂被称为“亲民堂”,我围绕着亲民堂的照壁、头门、仪门、大堂、二堂及三堂走了一圈,还有那宽敞的后花园,这里基本保持了县衙的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辉映。我想象着当年的县官们在百姓的期盼中秉公办事,造福苍生……
县衙内至今保存着一块清乾隆33年立的“奉旨碑”——“特调浮梁正堂加五级”,明间背檀坊下书有“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事张,毛公建”,钦赐五品,为中国品级最高的县衙。大堂东侧有配套完整的按察院,在古代行使着监督各级官吏的职责。如此完备的制度框架,在中国古代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浮梁也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中国第一县衙”。
“常忆浮梁风景好,赤栏杆外柳千条。”人在浮梁古县衙的秋色里尽情地释放着,秋在古县衙的昼夜里酣畅淋漓地铺开着,我好像是一个古县衙的穿越者,静静地看着在这里游览以及生活的人、古迹和一草一木。古迹和草木有自己的舒展,人当然有人的自在,我在秋天的古县衙里找到了那种舒缓的心情。
走过浮梁,触摸到千年岁月的深深痕迹,刹那间,切切实实感受到浮梁这片土地的无限魅力和生机。我在浮梁的每一步行走、每一眼观望、每一次思考,都是对历史、对当下、对未来的感悟和体会,更是一种对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美丽浮梁,祝愿你未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