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带娃旅游不容易
□铜陵 任艳
 我对出游的期待是:乘兴而去,尽兴而归。这一期待在跟儿子一起外出的时候尤难实现。我永远忘不了某年暑假带他跟同事一起去西安,壶口瀑布、兵马俑、华清池什么的一概入不了他的眼,不是惦记着买饮料冰棒,就是说累了走不动路,问什么时候回家。我俩闹了一路矛盾,同事跟在后面劝架。我深觉得旅途艰辛,颜面大失,痛定思痛,发誓以后再也不带他外出了。
  然而家长负气的“誓言”总是会分分钟打自己的脸。抱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念,每年我还是会打起精神,带着儿子或远或近地外出两趟。今年暑假,我早就计划好了两次毕业旅行。就近去南京的这一趟,我称之为“启智之旅”,带着最近对天文知识颇感兴趣的儿子去紫金山天文台朝圣、参观一下大学校园和科技馆,试图激发一下他的求知欲。
  可还没出门,我俩就为去不去的问题开始了一场拉锯战。本来儿子对这次旅行也是兴致勃勃,我也认认真真做好了攻略。结果在出发前几天,因为学习的问题我俩又闹得不愉快,儿子气呼呼地扬言要放弃这次旅行,不跟我一起出门。
  暑假的高铁票多么难买,小孩的话又多么不靠谱,于是我决定暂时不退票,静观其变。接下来的每天,我们总要就外出事宜“洽谈”一下。看得出,儿子还是很想去的,但因为跟我赌气,每天都要跟我“宣战”一次:“妈妈,我不出去了哦,你把票退了吧。”每次他一边说一边观察我的反应,显然是希望我坚持邀他同去。我偏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不去就不去了吧,回头把票退了就是。”他看看我,半晌无话,欲言又止。离出发还隔一天的时候,我当着他的面掏出手机要退票,他一把拦住我,说:“妈妈,我还是去吧。”
  出发的那天早上,我一边反复检查证件、手机等重要物件是否带齐全了,一边催促磨磨唧唧的儿子赶紧换鞋出门。直到坐上高铁了,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到了南京后,第一站是紫金山天文台,我们坐地铁转公交,很快就到了紫金山脚下。上山入口处即有索道,我故作不知,带着儿子直奔步道而上——难得上一次山,总要亲自爬一爬,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吧。然而不过走了二百余米,我的旅伴就开始举步维艰,遥遥落后,不肯再向前,任凭我如何鼓励打气也丝毫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我查询了一下徒步上山时间,较长,估摸着将他连拉带扯地一起爬上去都要到下午了。时间有限,没工夫跟他拉锯,我们遂退回入口处,老老实实坐个缆车直接登顶。儿子是开心了,独我遗憾——坐索道登山也能算登山吗?算了,以后想亲自爬山什么的还是不要带这位旅伴了。
  接下来的两天旅程里,我们在饮食、住宿、行程方面处处意见相左:南京美食如此繁多,我的旅伴只想吃方便面和雪糕;为了出行方便,我定了景点附近的民宿,旅伴不满意,哼哼唧唧想换连锁宾馆;出门还没走几步路,他就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果然,每次和他一起外出,我的心情必然就是:天哪,我为什么要带他一起出来,下次再也不带他了。
  最后一天晚上,我们返回家中,走进小区的时候,儿子高兴地说:“终于到家了。”我在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终于到家了。至于计划中的下一次旅行,还是待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