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当心慢性肾脏病的自身“求救信号”
崇晓凤天长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你的身边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吗?有每周三次按时去医院“洗血”患者吗?你知道你的肾脏健康吗?其实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8%~10%,知晓率仅12.5%。由于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慢性肾脏病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导致医疗耗费较大、生活质量低、生存时间缩短等。虽然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不容易被察觉,但还是有迹可循的,我们一起来搜索一下它的"求救信号"吧!
  一、出现这些症状时,肾脏可能在向你求救了
  1.尿液的异常
  你平时排尿后观察过你的尿液吗?在正常情况下,尿液呈黄色,尿液中的泡沫迅速消失,白天排尿4到6次,夜间排尿0到1次,每日尿量约1500毫升(白天与夜间尿量比值为2:1)。
  2.乏力、贫血
  在众多可能导致乏力的疾病中,慢性肾脏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常常自觉疲劳,肢体软弱无力。当出现慢性肾脏病时,肾脏排泄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能力下降,都会导致乏力感。还有红细胞生成的部分原料是有由肾脏分泌的,故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出现贫血。
  3.水肿
  有些人眼睑水肿,有些人下肢浮肿,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虽然水肿不一定就是肾脏病,但有时就是肾脏受损的信号。
  4.血压升高
  特别是年轻人血压升高需警惕是否为肾脏疾病引起的。每年的高考体检学生中都会发现有血压高的,以为与压力大有关,其实很有可能就是肾性高血压,希望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5.食欲减退
  慢性肾脏病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因此患者容易出现胃肠道水肿,主要表现:不思饮食、腹胀,消化功能会出现紊乱。后期肾脏疾病加重,会出现尿素氮升高,肠道分解为氨,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因此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二、那么怎样预防肾损伤呢
  1.定期体检
  汽车每年会年检,你有每年体检吗?慢性肾脏病早期的症状不典型。因此预防慢性肾病,需要定期到医院参与体检,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高危人群。尿常规检查费用低,快速便捷,但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发现很多早期慢性肾脏病。我在这里呼吁高考体检项目应该包含尿常规,妇女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乡村体检重视尿常规检查的完成率。此外,肾功能和泌尿系彩超在慢性肾病检查中也非常重要。
  2.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控制盐的摄入,低脂低嘌呤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不酗酒;保证充分的睡眠。
  3.不接触有毒物质
  比如重金属、劣质染发剂、农药、生物毒素(蛇毒、蜂毒、鱼胆等)等。
  4.不滥用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尤其是出现感冒的症状,往往会自行前往药店购买药物进行治疗。有时当服用某种药物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便毫不犹豫地更换另一种药物。这种做法虽然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严重的损伤。那么,为什么看似普通的感冒药会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呢?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药物的本质。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对药物的反应非常敏感。当人们服药后,药物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最终大部分药物需要通过肾脏的过滤和排泄功能,将其排出体外。然而,常见的感冒药中含有解热镇痛的成分,这些成分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如果人们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过量服用这些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就有可能导致急性肾脏损伤。肾脏损伤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其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在临床上,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因滥用感冒药而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的病例。这些病例提醒我们,药物并非是可以随意使用的“万能钥匙”,而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潜在风险源。
  总之,慢性肾脏病不容易被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及早开展检查。千万不要相信虚假广告,不要相信江湖游医,不要急病乱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