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弦外之音韵外之意
——周爱华诗词读后感
□罗保杰
  周爱华笔名思逸,是一位青年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她写诗的时间不长,才只有几年,但进步快,成绩突出,《中华诗词》杂志、《新安晚报》和省市一些诗词刊物上经常能看到她发表的作品,并多次在全国性的诗词大赛中获奖。我很爱读她的诗。因为她写的诗有着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深刻的魅力,多为心与物的交融,即情与景的交融。读后心情得到抚慰,情感得以升华。
  最近,我看到她在《新安晚报》上发表的28首绝句和律诗。我一首一首地仔细拜读,仿佛读懂了诗人那颗清澈的心。作者凭借敏锐的触觉,在接触美与善的瞬间,内心迸发出不可遏制的热情,笔下流淌出那美与善的作品。
  比如第一首《大雪夜行》:“寒气逼人退,空台传鸟鸣。高栖可安否,积雪断枝声。”作者写其于一夜晚在寒冷的大雪中艰难地前行时,突然听到了高处的鸟鸣声。她正焦虑小鸟的处境时,猛地又听到了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于是乎也忘了自己艰难行路和孤独的境况,思绪完全转移到了小鸟的身上。“你们是不是就蹬在断枝上?刚才断枝声吓着你们了没有?会不会砸到你们?”她全身心地为小鸟担惊受怕。如果没有同情弱者的善良之心,怎么会有如此的想法呢?
  再看《寻春》:“寻春三五里,余雪尚疏林。日落空空返,推门闻燕音。”春天到了,约一两好友,到野外去寻找春天的足迹。树林里的积雪尚未化尽,枝头还未冒出嫩芽,地上的小草也还没有发青。一天下来日落空返,扫兴地回到家。一推门忽然听到了小燕子的叫声。只有春天来了,燕子才会从南方飞回来。没想到寻找了一天春的气息和迹象,竟被自家屋檐下的燕子带来了。作者在诗里充满了激情,移情于景(物),化景为情,然后创造出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境界。
  特别是在那首《桃花潭遇雨》诗里,一句“桃花潭水可知否,惠伞路人何处来”,刻画出作者非常着急地想要知道雨中送伞的人是谁、想感谢却无从得知时,只好向桃花潭水发问求助,把无生命之潭水看作是有生命的人了。她的很多诗在结尾处做到了人们所说的像豹尾一样坚劲有力,余音不绝,耐人寻味,如“清风阁上破去行”“此花看作故交来”“半池荷叶为谁倾”“只为春回百姓家”“可识年年檐下人”等。
  总之一句话,周爱华的很多诗都充分表达出“弦外之音,韵外之意”。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读后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