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如今已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监管手段来确保食品安全,而是将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融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构建了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10月15日,合肥市政协围绕“如何用农业科技保障合肥市民餐桌安全”议题开展了线上协商议事直播活动。市政协委员、市直相关部门与企业代表,从种子安全、农残检测、上市监测等多维度开展协商议事,为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踊跃建言、务实献策。
直播伊始,市政协委员王浩波带领嘉宾们参观了“顾一乡”太空农场,采用的气雾栽培种植的小番茄吸引了嘉宾的关注。“这是一种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无土栽培技术。”安徽雾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沈旭介绍道。其间,市农经总站站长戚传勇针对防治飞虫进行了线上科普,引得网友纷纷点赞。
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起点、粮食安全的基石、农业现代化的“生命线”。市政协委员王浩波表示,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的增产、增收,种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食品安全首先要在种子上把好关,高产、优质、抗病的好种源就是“金山银山”,既能增加农户收入,又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科技革新了种子,更重塑了田间管理方式。”戚传勇表示,科技正加速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无论从精准农业到基因编辑,从垂直农场到人工智能,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安全、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先进科技与农业的完美结合,为合肥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给农业发展以及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带来了新启示。沈旭表示,下一步将朝着无人农场方向发展,用更科学的农业技术保障市民餐桌安全。其间,王浩波和戚传勇从产品的稳定性、适度规模经营、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太空农场的品牌打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王浩波最后总结道,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协会、消费者以及科技界等多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