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安徽社融规模年增量连续超万亿元
制造业贷款连续28个月增速超20%,金融公开市场“零”违约
  7886亿元、8.52万亿元……10月31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我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我省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所做的努力。
   扩融资
  社会融资规模年增量连续超万亿元
  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徐小俊介绍,近年来全省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年增量连续超万亿元,今年上半年达7886亿元,居全国第6位。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9%,增速并列全国第3位,连续26个月保持全国前3。全省人民币存款突破9万亿元,同比增长9.81%,增速居全国第1位。
  扶上市
  安徽实现上市公司地级市全覆盖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目前我省境内上市公司达181家,数量跃居全国第7位。其中,今年新增上市公司6家,居全国第5。至此,我省已成为全国第9个实现上市公司地级市全覆盖的省份。
  在推动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落地方面,我省阳光电源、福赛科技、山鹰国际等3家上市公司列入全国首批股票回购、增持股份专项再贷款,合计金额6.7亿元,签约上市公司家数、签约贷款金额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6位。
  此外,我省积极发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月30日中部及长三角地区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合肥,规模达100亿元。
  保实体
  制造业贷款连续28个月增速超20%
  为了持续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的融资支持,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金融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支持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等政策,推动制造业贷款连续28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其中,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合同签订金额257.5亿元、贷款投放金额56.6亿元,均居全国第1位。
  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我省还设立了专项风险补偿资金,落实无还本续贷扩面政策。前三季度,累计发放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2111亿元,同比增长14.4%。8月末,全省普惠小微、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1.3万亿元和2.25万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和3个百分点。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3.51%,处历史最低水平。
  防风险
  我省金融公开市场“零”违约
  记者了解到,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我省实施了地方金融风险处置攻坚行动,多措并举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金融风险。目前,全省银行不良贷款率0.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7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居全国第5。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等公开市场“零”违约。
  2023年以来,我省累计注销吊销各类“空壳”“失联”地方金融组织107家。实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数量、集资金额、涉案人数连续5年同比下降。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陈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