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崛起之后,贺岁档也就有点味同嚼蜡的意思,这个档期大约从每年11月中下旬开始。2024年贺岁档,《焚城》这么好的口碑,目前累计票房也只有1亿出头,《老枪》分线发行,更是口碑和票房反差巨大。2024年的贺岁档,虽然已经有35部左右的新片入市,票房预期感觉还是有点压力山大。《甲方乙方》的结尾,冯小刚辨识度很高的嗓音: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024年也到年根了,会否怀念它?
无法预测的“票房黑马”
《蜡笔小新:我们的恐龙日记》虽然是个大IP,但在大银幕上的号召力还是差了一截。贾樟柯的《风流一代》号称花了22年制作,也传出只上映22天的流言,不是传言的是《风流一代》的资源泄露已经成为事实,贾樟柯最近忙着维权,外加号召大家去电影院支持。
不禁又要想到2006年底的贺岁档,贾樟柯带着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作品《三峡好人》正面对抗“二张时代”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当然贾导的作品海外版权有不错的收益,但是在和张艺谋的对决中确实账面尴尬,豆瓣8.4分的《三峡好人》完败给豆瓣5.9分的《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贺岁档的票房冠军,就是这部2.91亿元的“满城都是大菊花”。
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真是老而弥坚,好莱坞的R级动作大片《角斗士2》当然值得期待,有第一部珠玉在前,加上雷老爷子对异形前传的深挖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口碑肯定是感人的,但是从票房表现而言,都不如那部简单粗暴的《异形:夺命舰》,所以《角斗士2》虽然可以作为贺岁档种子选手但肯定不会是票房冠军的竞品。
从目前定档的新片来看,前后脚上映的邓超的《胜券在握》和黄晓明的《戴假发的人》有可能展开票房冠军争夺战。《胜券在握》由刘循子墨自编自导,首部导演长片《扬名立万》就冲破了9.26亿,《胜券在握》是热点职场喜剧,想要对标的肯定是《年会不能停》,邓超饰演的科技公司员工白胜被裁员,连带800万期权都没了,为了保住自己应得的工作和钱,白胜筹划了一个“骗局”,获得了一个逆转的机会。
《戴假发的人》则是黄晓明单扛票房,为了电影减肥30斤。表面上是一个名声在外的公益律师,但20多年前的孟中是一个法考三度落榜的法律大专生,绝望的他在一个雨夜把内心的苦闷发泄在一个醉酒的乘客上。最大的噱头无疑就是黄晓明的颠覆性出演,加上电影有对众多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
甄子丹的《误判》也有望在贺岁档上映。时隔5年回归,甄子丹能否复制《叶问》的神话?2008年双十二,也是贺岁档,甄子丹带来了《叶问》,这部电影绝对是甄子丹一个代表性角色,一飞冲天成为宇宙最强,在成龙、李连杰之后扛起了华语动作片大旗。2019年《叶问4:完结篇》重回贺岁档,票房冲破11.81亿,创下了甄子丹和这个系列的票房新高。这次甄子丹饰演的霍子豪,曾经是警队精英,后来转行做了检察官,电影是律政加动作,据说耗资3亿,堪称2024年最重磅的港片。
轮流坐庄的“幸福时光”
从1997年到1999年,冯氏贺岁片一年一部,都创造了票房佳绩,江湖上被称为“贺岁三部曲”。2000年的贺岁档票房冠军是张艺谋的《幸福时光》,目前的统计数据是550万。2001年的《大腕》和2003年的《手机》再次以4300万和5600万称霸贺岁档。
2002年的贺岁档票房冠军是张艺谋“天团阵容”的《英雄》,而这部电影2.5亿的国内票房,切切实实让很多人坐不住了。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发轫之年。随后的2004年和2005年贺岁档,称霸的分别是周星驰的《功夫》和陈凯歌的《无极》,票房分别为1.73亿和1.75亿,星爷在那一年崛起了,而陈凯歌在那一年因为“馒头”掉了不少口碑。老实讲,排除纷扰回头看,《无极》和后来的《妖猫传》,真的没有那么差,甚至《无极》还充满了人物关系的预见性啊。
2006年到2011年,部当年贺岁档冠军分别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集结号》《非诚勿扰》《十月围城》《让子弹飞》和《金陵十三钗》。这个时期,冯小刚日渐脱离王朔的影子,同时在商业成功的基础上,表现出明显的“艺术追求”,而张艺谋的“天团计划”已经从国内转向国外,《金陵十三钗》已经隐约预示了欢乐贺岁档(和后来的春节档)不宜过于沉重。从《金陵十三钗》开始,张艺谋张伟平的合作渐行渐远。
2012年的《泰囧》票房炸破10亿,12.67亿元的票房让徐峥横空出世,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取景地成为中国电影的“福地”。到2017年,《私人订制》《智取威虎山》《寻龙诀》《长城》和《芳华》分别称霸。值得一提的是,在各路好汉纷纷加盟“票房10亿元导演俱乐部”的背景下,2015年贺岁档票房冠军,11.74亿票房的《长城》,2016年贺岁档票房冠军,14.22亿票房的《芳华》,是中国电影市场化过程中的顶流冯小刚和张艺谋各自的首部票房破10亿元的电影。
有段时间,我一直觉得,冯小刚还能拿出来点东西,商业成功,试水深度也有了回报,甚至拍了《一九四二》这么笨拙又有价值的电影,他应该反省了自己的艺术人生,然后他端给我一盘《非诚勿扰3》。有段时间,我觉得张艺谋可能拍不出什么东西了,但想想伊斯特伍德和斯科塞斯,哪怕雷德利·斯科特呢,还好中间有一部《一秒钟》。两位导演,还能拉伸,总感觉都还能有点东西。
2018年是贺岁档有史以来第一次被进口片拿走票房冠军,温子仁的《海王》,20.13亿元。2019年到2023年的贺岁档票房冠军分别是《误杀》《拆弹专家2》《误杀2》《阿凡达:水之道》和《三大队》。《误杀》复制粘贴印度电影,确实开了一个坏头。国外导演里面,目前最好使的可能就是詹姆斯·卡梅隆,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到3D电影元年,再到现在,几乎成了一个传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