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无锡出台发展计划,加快抢占新赛道
聚焦六大方向 未来产业加快生根

 
梁溪空天产业生态圈加快建设。

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

 
  开栏语
  江苏省无锡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东邻苏州,南濒太湖,西南与浙江长兴、安徽广德交界,西接常州,北临长江。近年来,无锡持续健全“共生共荣”的现代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澎湃力量,这其中也有不少安徽企业家、科研人员的身影。为了展现这座新时代工商名城的高质量发展成就,展现“安徽力量”的创新风采,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日前走进无锡,了解安徽老乡发展成就,探访无锡产业经济发展景象,并从今天起推出“潮涌长三角徽眼看无锡”系列报道。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近年来,无锡市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抢占产业新赛道。
   合无牵手打造量子研究所 
  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国仪量子,是量子信息科技产业的领军者之一。公司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以量子精密测量为代表的先进测量技术,提供以增强型量子传感器为代表的核心关键器件,以及用于分析测试的科学仪器装备等,进而为量子科技、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能源勘探等领域的客户更高效地推动技术发展,探索并创造人类的未来。
  在无锡,国仪量子也有布局。日前,在无锡市惠山区惠山城铁站西侧的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记者现场探访这座2018年由国仪量子与惠山区共建的未来科技研究场所。据了解,研究所围绕“量子精密测量”等方向规划自身技术发展,已开展多个研发项目,并获批了江苏省重点计划计划项目、无锡市太湖之光产业前瞻及关键项目等。
  在科技创新的同时,研究所也助力产业发展,已成功孵化多家产业平台企业。
未来,研究所持续聚焦科学仪器主航道,将无锡的量子科技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拉动先进仪器的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集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
  创新环境优包容度高
  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的冯泽东,是国仪量子(无锡)技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负责公司研发与生产等。“无锡市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对前沿技术敏感,对新兴行业包容,支持学研深度融合,给了我们很好的创新环境。”
  据介绍,国仪量子(无锡)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科学仪器领域,定位于科学仪器及其耗材配件的加工、装配、集成,“我们依托无锡先进仪器行业产业集聚的良好生态和前洲街道(城铁站区)交通便利的有利优势,进行量子精密测量设备、磁共振设备、分析仪器、光学设备、机械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制造。”
  目前,国仪量子已经在无锡建立了电子显微镜、气体吸附仪等产品制造中心,打造具有世界水准的高端科学仪器生产制造平台。
  国仪量子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布局长三角重要城市无锡,不仅能依托区域内的高端装备制造基础和产业链优势,支撑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和生产,还能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
  空天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梁溪区是无锡中心城区,拥有3000年历史。而如今,随着梁溪空天产业生态圈的加快建设,这座古老的城区正在向太空探寻发展新优势。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梁溪空天产业生态圈展示区,看到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新气象。
 “我们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集造火箭、造卫星、发卫星、用卫星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重点打造商业火箭、卫星制造及应用、空间信息应用三大百亿级的产业生态圈。”梁溪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商业火箭生态圈,已落地东方空间、天兵科技等重点链主型企业,吸附招引寰宇航天、航星传动、法兹纳等9家火箭核心零部件企业,10余家本土企业参与上下游配套,形成百亿产值规模。
  “其中,东方空间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设集航天发动机研发中心、总装测试中心、高端制造中心等于一体的航天动力总部。”天兵科技作为全球第一家液体火箭首飞即成的民营火箭研制企业,投资25亿元,也在打造国内商业航天领域中型液体火箭批量化制造基地。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及应用和空间信息应用生态圈方面,梁溪区目前已实现卫星“高、中、低轨”和“通导遥”全覆盖布局,落地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家独角兽企业银河航天、国际知名卫星制造企业微纳星空、国内首个商用电推进在轨应用的民营企业遨天科技、国内唯一民营太空飞船制造企业紫微科技等重点链主型企业,带动吸附最终前沿、氦星光联等11家配套企业,形成五百亿产值规模。
  梁溪区还出台《空天产业生态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科技九条”“人才九条”“金融九条”等系列支持政策,成立了百亿规模的科创产业母基金。此外, 梁溪区还与上海交 大、西工大、北航等多所知名高校深度合作,联合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成立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联合银河航天设立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打造空天公共试验平台,构建起“政产学研用金”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量子科技和空天产业,都是无锡未来产业“加快生根”的缩影之一。当前,无锡正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计划,以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为先导,加强对接头部企业、上市企业、新锐企业,加快抢占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
  未来,无锡市将继续在高质量发展上挑起大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蓄更多优势,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让更多未来产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