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近年来,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网络货运和网约车等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网上注册、平台派单、线下干活”的新就业群体,他们已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合肥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11月21日,合肥市政协围绕“如何更好服务合肥新就业群体”这一议题,开展线上协商议事活动。市政协委员、市直相关部门及新就业群体代表从政策保障、思想引领和凝聚服务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与1.6万网友齐聚云端,为更好服务新就业群体建言献策。
作为新就业群体的代表之一,外卖小哥是城市运行的重要保障者,也是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新兴力量。如何保障其充分就业、满足其工作需求?合肥市委社会工作部给出了答案——统筹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市委社工部党建组负责人曹涛介绍道,目前合肥市在40个小区推出“骑手通行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骑手“进门难”的问题,让他们在就业中拥有尊严、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关怀增强、融入渠道畅通,推动新就业群体与城市治理实现“双向奔赴”。
保障就业是基础,有效管理才是“安居乐业”的关键。包河区同安街道成立了新就业形态工会联合会。据悉,联合会聚焦于服务机制、阵地设施、小区信息、关爱氛围与融入治理这“五个友好”,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共享、便捷”的服务网络,更好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思想引领与服务保障。根据具体实际,社区党总支书记邓清之建议深化探索服务,不断完善联合会的功能和服务内容,以加大对新就业群体的支持力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快递小哥是城市街道最活跃的身影,服务着千家万户。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马勇兵表示,考虑到快递小哥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的双向角色,建议继续充分发挥他们对辖区的了解,通过及时的互动发现并帮助社区内需要关怀的居民,特别是孤寡老人。接下来,将大力支持理发、维修、摄影和文工团等社团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组织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党组织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而新就业群体也在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在这种双向互动下,城市必将更加幸福。”市政协委员宋文明建议,应充分利用新就业群体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职业特点,通过搭建平台、提升能力和激发活力,促进他们参与基层治理,推动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的转变。何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