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5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近日,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规范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价格,围绕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等10个量大价高、区域价格差异大的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开展了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迎来降价。
肿瘤标志物检验与癌症早期筛查、联合诊断、治疗与监测均密切相关。此次治理中,国家医保局结合不同地区价格比较和集采情况,提出了全国统一的预期目标价,普遍不高于50元每项,指导各省下调高价项目至预期目标价附近,具体价格水平可结合实际,上下浮动不超过10%。
此次价格治理后,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费用大幅降低。以男性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五项检测(涵盖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例,此次规范治理后,五项检测费用将由原本的500元调至220元,糖类抗原单项费用由127元调至50元。这使得更多公众能将其纳入常规体检“清单”。对有癌症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等高危人群而言,定期检验不再是“奢侈选项”。
此外,临床上组合开展多项联检的价格也更加亲民,减轻患者负担。例如,在肺癌诊疗领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标志物协同胸部CT影像,被用于区分肺癌类型、判断分期。价格治理后,部分地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价格从108元调至50元,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价格从155元调至50元,诊断检查费用直接减少163元。
同时,国家医保局明确,个别项目暂不具备大幅调价条件的,现阶段可适当从宽把握预期目标价,但需深入分析无法落实其他省份或医疗机构可执行预期目标价的原因,并结合其他省份执行情况,引导医疗机构主动参与试剂集采,降低采购成本后调整到位。
据悉,截至12月2日,河北、内蒙古、吉林等17个省份已发文下调价格。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医保局将持续分批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综合新华社、北京日报客户端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