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少年2》和《小倩》,口碑都不错,但是真卖不动,让人唏嘘。去年8集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以丰富的类型和视听语言,同样让人忍不住又唏嘘了一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情怀。古早的《大闹天宫》色彩绚烂,《哪吒闹海》在记忆里的生死,简直就有古典戏剧的气质。
1999年又是上美厂的《宝莲灯》,如今在豆瓣坚挺在8.5分,虽然那是院线改革的时代,票房统计没有那么精准,但是《宝莲灯》明显让人感受到老厂牌向时代靠拢的决心,画风其实已经非常洒脱,叙事传统又跳脱。千禧年之后,24年的时间,其实特别顶的华语动画不算多,但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赫然排在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位置,也说明这个类型的市场潜力。饺子导演的第二部哪吒杀入了春节档,怎么说呢,熊出没,总算正经有个对手了。
温情的麦兜
谢立文和麦家碧,猛一听不知道是谁,但是千禧年伊始,率先点燃心火的动画大电影,是一系列特立独行的猪的故事,“麦兜系列”电影水准参差不齐,但是总体温暖的指向,恰如马尔代夫的沙滩和菠萝油王子的称呼。我已经无法完整复述麦兜和妈妈,麦兜和同学们的故事,包括麦兜的梦想,如果麦兜一直在长大,应该已经“出栏”了——好吧,这么说对麦兜很不友好。
以前还是会有看《上海一周》的时光,看星座和专访,忘了是谢立文还是麦家碧,显然是文青没跑了,说到麦兜的故事,说到那些温情脉脉,可能还带着一点无奈与忧伤的故事,他或者她,曾经这么表述自己的创作:这温柔的纸,是我梦里的草原。很明显,那时候的草原还是遥远的寄望,而不是牛马的旷野。
尴尬的魁拔
“魁拔”系列起码有三部曲。导演王川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在2010年代,“魁拔”系列一度被当做中国原创动漫的标杆之作,虽然票房统计上,三部曲的账面只有468万和两个约2500万,但是三部曲的豆瓣均分逼近8.4分,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口碑。
在铺陈了两部之后,第三部《魁拔:战神崛起》非常高燃,完成度特别高。但是高燃确实也让系列动画背上了“日系风格”的指摘。印象之所以很深,是因为导演是一个同事的同学,当时约了采访,但是最后好像不了了之了。想想有点尴尬。但是在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时候,就像当年的《玩具总动员》和《最终幻想》,人们捋顺华语动画脉络的时候,《魁拔》三部曲肯定会有一个自己的位置和坐标。现在看,燃还是问题吗?哪吒和雄狮少年,哪一个不燃!哪吒都变身超级赛亚人了,热血动画必须燃啊。
少年的初心
先说两部《雄狮少年》吧。《雄狮少年2》在豆瓣也开出了8.3的高分,没错,主打的也是一个燃字。“眯眯眼”往事,并不能掩盖2021年的《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力度,毫无疑问,《雄狮少年》和南派舞狮,以及传统和现代的碰撞,让这部动画电影经得起沉郁顿挫四个字。情绪价值非常突出,把个人生惆怅凝练到毛不易《无名的人》里,莫名贴切。
很多人说《雄狮少年2》丢掉了第一部的精神,譬如南派舞狮戏份的降低,其实我倒觉得这是孙海鹏导演有想法的地方。刘家娟的逆袭人生或者说宗师之路,是伴随着传统武术的隐秘线索而一步步呈现的。门户观念最终在决斗时反转,其实舞狮的介入非常技巧,如果《雄狮少年2》还是跳不出南派舞狮,又怎么能最后引申出“雄狮少年”的深层寓意呢,“你在那片草丛里看到了什么?”刘家娟在出场时舞狮,在决斗时隐入草丛,看见雄狮。只看到形而下的舞狮,怎么能形而上地继承传统呢?从沉郁顿挫,到格局打开。而主题曲《无名的人》,再到那句台词:保持敬畏,总会有一座越不过去的高山。你品品导演的初心。
回归的大圣
无论毛不易还是张韶涵来唱,《无名的人》和《雄狮少年》之间的贴切,是可以找到另一个映照的,那就是戴荃的《悟空》——虽然它并不是动画电影的主题曲,但气质上可以无缝衔接2015年的《大圣归来》。大圣归来用一场生死,打通了灵猴的性灵。那句“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我有,这变化又如何”非常熨帖。但是大圣,最后还是行动了,带着那一袭鲜艳跋扈的漫长披风。
《大圣归来》真正结实的是创作者的内心,具有那种不易被触动和改变的核心的国产动画,并不多。我确实还记得2015年看点映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确实久违了。一方面是预期不高,另一方面就是远超预期。
李白的肚子
从小荧幕到大银幕实现顺利转换的《罗小黑战记》在豆瓣拿到了8.0分,和《魁拔》等作品一样,通过小荧屏积攒了大人气,制作精良,立意踏实,只是偏向女性观众。卖到50.35亿稳坐国产电影史票房冠军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评分也只有8.4分,我的意思是,1979年的《哪吒闹海》现在在豆瓣可是9.2分。从这个角度说,上美厂,真的是和吉卜力有一拼的存在。一笔带过,在映的《小倩》可以对照1997年徐克坐镇编剧和担任监制的《小倩》,有兴趣的去查查,这部1997年的《小倩》,里面有多少宫崎骏团队的高手。豆瓣8.3分,绝非浪得虚名,某种程度上,是港版《千与千寻》。
《哪吒之魔童降世》用一套黑眼圈和顽劣的嘴脸,让哪吒与众不同,和《大圣归来》里的猴子一样不走寻常路,最后还完成了变身,直接导致票房一骑绝尘。一晃多年,在个人心里,《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如《大圣归来》,甚至不如2023年的《长安三万里》。
如果说传承和发展,《长安三万里》和《雄狮少年》可谓一文一武的代表。《长安三万里》已经被夸上天了,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好肯定不是诗词用得多,而是它的普适性,孩子们去背诗看李白杜甫,中年人去看人生境遇,去放逐边塞和感慨那一段神妙的《将进酒》。我有个朋友说,看到李白的中年肚子,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很长时间以来,我是非常看不上《熊出没》系列的,虽然它确实击败了一群羊和一群狼,牢牢锁死了春节档的低幼或者说亲子观影市场。不过有一年,《熊出没:夺宝熊兵》豆瓣拿到了8.1分,而又有一年,我在B站看了只有68分钟的《熊出没:过年》,差点把我整哭了,而大数据很快就给我推送了只有55分钟的《熊出没:年货》,这两部和过年有关的熊出没电影,竟然让我想到了《一封家书》和《常回家看看》。不得不说,好吧,《熊出没》的序列里,也是有点东西的。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