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东西,酸味的不吃,辣味的不吃,苦味的更不吃,就偏爱甜味的。我还记得第一次吃苦瓜的情景:看着翠绿清爽、惹人喜爱的清炒苦瓜片,我夹起一筷头塞进嘴里,嚼了几下,满嘴都是苦味,实在受不了,立马吐掉,并用水反复漱口,真是“苦不堪言”。后来很长时间,我还心有余悸,再也不想碰它了。
很多年后,在一次聚会中,朋友点了一盘苦瓜煎蛋。一个圆形盘子里,铺着一张完整的蛋饼,金黄中嵌着翠绿,还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来时,朋友极力向大家推荐,说这是这家的必点菜。我抛却过去的记忆,夹起一小块尝试了一下,微苦中透着浓香,细细品之,别有一番风味。所谓“少时不识苦瓜味,懂时已是不惑人”,此言不虚。这盘苦瓜煎蛋,深受大家欢迎,很快就光盘了。
民间流行一种说法:“苦瓜虽苦,但不传苦于他物。”这是说,苦瓜不管与什么菜混合在一起做,它都不会把苦味传给别的菜。人们根据这一特点,认为苦瓜具备“君子之德、君子之功”的品性,而誉其为“君子菜”。
苦瓜从不把苦涩传给与之为伍的伙伴,这只是其生物特性,但确实能给我们一些生活层面的启示。生活里,谁都有苦的时候,在苦难面前,保持自忍其苦、不迁怒于他人的平和心态乃“君子”风范,十分难得。
自苦而不苦人,这其中的“自苦”,是一种深沉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不苦人”,则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善良与慈悲。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或是在重重逆境之中,咬紧牙关,积极乐观,寻找希望;他们在困苦中保持温柔与善良,在黑暗中默默发光,努力用笑容温暖周围的人,也温暖自己的世界。
自苦而不苦人,是一种生存的状态,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生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