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玟/摄
前几日,老同事邢老师打来电话,说一个大学同学从外地来做客,中午让我过去作陪。
到了饭店落座,邢老师介绍他的大学同学尹老师,尹老师年龄同我们相仿,身材挺拔,衣着得体,梳着大背头,戴一副金边眼镜,显得十分儒雅。跟尹老师握完手,直觉告诉我,这个尹老师有点面熟,好像在哪见过,但又想这是邢老师的大学同学,我和邢老师上的不是同一所大学,我怎么会见过尹老师呢。正疑惑着,邢老师招呼大家共同举杯,为尹老师的远道而来接风洗尘。
饭局当中,尹老师简要叙述着他的工作经历,大学毕业后心高气傲,嫌家乡落后,就独自到江苏昆山闯荡,在一所镇级中学教书。工作十几年后,因思乡心切,他就想办法调回家乡河南永城,一直工作到现在。听到“昆山”两字,我大脑一激灵,一件往事历历在目。我端着酒杯走到尹老师面前:“尹老师,您三十年前帮助过我,我要敬您你一杯酒。”尹老师愣住了,邢老师也愣住了,他们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我说,时光荏苒,这事过去三十年了,我和尹老师又能再次相逢,真是缘分不浅啊!
三十年前,我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刚到农村中学工作,对新环境不适应,心情有些烦躁。国庆节假期来临,在家很憋闷的我想到上海开开眼界,就购了火车票直奔上海。车过苏州,我去上厕所,把西服外套挂在窗户边的挂钩上。等我穿过拥挤的人群回到座位,取下西服一摸口袋,我的心立刻冰凉了,装在西服口袋里的150元钱不翼而飞!今天的150元钱不算什么,当时可是我一个多月的工资啊。更可恶的是,小偷竟偷走了我全部的钱,连一分钱也没留下。
我欲哭无泪,看看周边的人,有的在闭目打盹,有的在交头闲谈,有的在浏览报纸。而挨着我坐的两个人也换了,问他们谁动了我的衣服,他们漠然地摇摇头。我那时太年轻,一点社会经验也没有。钱不离身钱不离身,每次外出母亲总是反复叮嘱我,这次怎么忘了呢?
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播音员的声音响了起来:“前方到站昆山站,有下车的旅客请做好准备。”昆山!我听同事邢老师说过,他有个大学同学就在昆山的一所中学教书,我能不能向他求援?也只有这一条路了,碰碰运气吧。
到昆山站下车后,已是半夜,在昆山站附近溜达到天亮,我徒步十几里赶到那所镇级中学,向老师们打听这个人。我不知道他的姓名,只知他是河南永城人。还好,老师之间互相熟悉,说你找的是尹老师,他正在上课。我在教室门口等他出来,直截了当地说我是邢老师的同事,本来打算到上海游玩,没想到钱被偷走,想从你这借点路费回去。尹老师很热情,他带我到校门口的小饭店吃了饭,又问些邢老师的近况,最后问我需要多少钱。我说50元钱,够回去的路费就行了。他问我不继续到上海玩了吗?我说遇到这事心情十分糟糕,只想早点回家。
回到家后,我汇了100元钱给尹老师,多汇50元钱是为了表示感谢。可没过多久,尹老师又把50元钱给退了回来。
没想到,三十年后,又能和尹老师在酒桌上重逢,真乃人生一大幸事!我开玩笑地问尹老师:“您那时就不怀疑我是个骗子吗?”尹老师风趣地说:“如果邢老师的朋友是骗子,那邢老师也不是什么好人。”邢老师端着酒杯站了起来:“这尹老师还和大学时一样,什么事都喜欢揶揄我,做了好事也不忘挖苦我一下。”
咣当!伴随着朗朗笑声,我们三人的酒杯幸福地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