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北京时间今天10时33分迎来小寒节气,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到来。虽从字面意义上看,“大寒”似乎应比“小寒”更为严寒,但根据我国多地气象记录显示,小寒时节往往比大寒还要寒冷,皆因隆冬三九天正值小寒期间,故而有了“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面对这样的严寒挑战,中老年人更需掌握防寒保暖的诀窍,从起居的“三防”、强身的“四搓”到避病的“五动”,全方位守护健康,温暖过冬。
起居重“三防”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防寒——要护头。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戴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防燥——内服+外用。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或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防外感——双手摩擦面部。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强身有“四搓”
小寒时节阳气潜伏,利用空闲时间按摩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和调理身体的双重功效。
搓足心——暖脚补肾。不但可以补肾安神,对预防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
搓腹部——保健脾胃。长期坚持这么做,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搓腰部——补肾壮腰。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搓颈部——暖身驱寒。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可是试试搓揉大椎穴暖身。
避病要“五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在阳光下的适当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
原地跑跳。冬季天寒,不愿意出门运动的朋友们可以选择跳绳或者原地跑跳运动,每天跳2-3次,每次10-15分钟,可使全身得到充分运动。
慢跑。有跑步习惯的人,仍可继续坚持,但一定要注意保暖并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运动结束后及时换下汗湿衣物。
散步。每日在阳光中走一走,走到微微出汗时效果最好,既有益健康,还能放松心情。
太极拳。修习太极拳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坚持练习可以达到收敛阳气,藏精蓄锐的作用。
踢毽子。踢毽子可有效地训练机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保护心肺功能,促使胃肠蠕动加快,延缓大脑衰老。要注意的是,踢毽子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最好选择平坦的室内场馆,谨防摔伤。
综合新华社、中老年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