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OBD”检测不合格并不强制去“M”站维修。央视截图
关于“史上最严车检”的话题最近在网上流传,记者在四川成都市一家机动车检测场外,从车辆年检代办人员那里也听到了类似说法——“今年严得很”“尾气检测很严,外面有修理厂,我可以给你找人,也不一定能过”。
个别汽修店偷换概念
“OBD”叫作车载诊断系统,是安装在车辆上的一套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排放系统是否超标。为提高尾气排放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生态环境部从2019年开始,要求在机动车年检中增加对“OBD”的检测要求,“OBD”检测不合格,车主可以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尾气排放检测程序。
郑州一汽修店维修人员拿来一个所谓的“OBD”检测仪,对记者所开的小轿车进行了检查,一共出现了5个故障码。随后这名维修人员就开始鼓动记者找“黄牛”帮助上线验车。记者了解到,在郑州市,一辆机动车的尾气检测只需要花费260元,但这名“黄牛”却开价450元包过。
开着这辆已被维修人员判定“根本过不了车检”的小轿车,记者来到郑州一家机动车检测场上线检测。一个小时后,记者被告知,车检通过了。机动车检测场工作人员说:OBD”正常就是检测车辆催化器、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的加热器和废气再循环等,现在显示都是合格的。
机动车检测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汽修店进行的检测,实际上是对车辆所有仪器设备的扫描检测,主要是用在汽车的维修保养上面。但机动车检测场所进行的“OBD”检测,只测与尾气排放相关的系统,并不需要这样的全检测。看来网上曾经流传出“收音机、空调等不正常也过不了车检”的谣言,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机动车检测场根本就不会检测与尾气排放无关的收音机、空调等。这样的谣言,纯粹就是忽悠车主,人为制造车检焦虑。
并不强制去“M”站维修
为了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在用车实行“I/M”管理制度。I,指的是英文“检测”的缩写;M,指的是英文“维修”的缩写。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尾气排放问题,在检测I站又增加了对“OBD”的检测。“OBD”检测不合格,要去指定M站维修,是不是真的呢?
专家指出,“I/M”管理制度中的强制修理,是针对尾气检测不合格的车辆。作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中的前置条件,“OBD”检测出现了故障码,车主只要考虑能够消除故障码即可,去哪儿不去哪儿和如何消除,国家并没有强制规定。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吴东风解释:只要到具备修理能力的修理厂,看看故障码什么问题,如果存在问题,修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很可能是上次修理没有消除故障码,残留的故障信息,不影响车辆使用,到修理厂用解码器消码就行。在行车当中遇到电磁干扰、车辆颠簸或其他问题引起接触不良,也会产生故障码。还有就是油有问题,换油以后,跑一段时间故障码自然会消失,也不需要去M站维修了。
吴东风介绍,车辆尾气检测不合格时,车辆信息会通过I站上传至交通部门,并进行锁码,车辆必须到M站进行尾气治理,同时上传维修信息,这辆车才能解锁,检测站看到解锁信息才同意车辆重新进行复检。对于M站来讲,除维修费用外,其他都应该是免费的。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