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巢湖全湖富营养化指数控制在55以下,为近8年来最低;连续4年做到沿湖蓝藻不聚集、无明显异味……记者1月8日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4年,巢湖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随着巢湖生态越来越好,目前,环巢湖植物种类已达826种。
为了有效应对蓝藻问题,合肥市在2024年印发了《2024年巢湖蓝藻应急防控打捞工作方案》,并召开了工作推进会,拨付了2000万元市级奖补资金。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和环湖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合肥市建立了空地影像监测系统,发布了223期蓝藻监控日报,实现了精准指导应急防控。这些措施使得巢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次数同比减少21次,最大发生面积和累计发生面积也分别同比下降18.4%和50.3%,达到近十年最低水平。连续4年做到沿湖蓝藻不聚集、无明显异味。
在水质方面,巢湖全湖水质稳定保持IV类,其中2024年1至9月,东半湖水质更是达到了III类。全湖富营养化指数控制在55以下,为近8年来最低。南淝河水质也继续保持III类,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此外,巢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环巢湖植物种类已达826种,记录到鱼类59种。鸟类总数更是达到311种,十年间增加了84种。世界级极危物种黄胸鸦多次出现,“鸟中国宝”东方白鹤的数量也从十年前的仅3只过境迁徙增加到目前的超1000只。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点、线、面、内“四源同治”策略,多维度、全方位推进巢湖综合治理。通过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市排口排查,形成了入河排污口名录6230个,其中199个问题排口已完成整改,问题大排水口累计旱季日截水量削减43.7%,确保了污染源头的有效管控。
同时,合肥市还建立了市级汛期重点断面38个,逐一明确了污染强度控制责任人,并开展了汛期水质巡查和取样监测166处。此外,合肥市还牵头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现了351家重点畜禽养殖场的液体粪污实时监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