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警方日前在兰州一处出租屋内查获大量肉毒素产品。
成本1.5元、出厂价20元、卖给消费者上千,主要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对外销售,这些来历不明的问题肉毒素,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总台记者一线调查揭开问题肉毒素的美丽“陷阱”。
肉毒素中毒事件频发
近日,北京、江苏等地多家医院频频接收肉毒素中毒患者,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最近一个月接收了多例全国不同地方的肉毒素中毒患者。记者采访当天,中毒科病房不仅有新收治的患者,而且正在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将近1/3是因肉毒素中毒入院的。记者看到,这些患者都是女性,年龄从二十多岁到五六十岁不等。医生告诉记者,有些患者中毒症状严重,送来时已危及生命。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中毒救治科主治医师王春燕介绍,2024年收治的肉毒素中毒的患者,上半年统计了一下是200多例,到目前为止,估计要超300例,而以往每年也就几十例。
除了这家医院以外,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江苏南京鼓楼医院、苏州大学二附院等不同地方的医院,近期屡有这类中毒患者被送到急诊。
中毒者对针剂一无所知
被送进急诊,才知道是肉毒素中毒。记者采访发现,像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患者竟然对自己在美容机构注射的所谓“祛皱针”“瘦脸针”,几乎一无所知。
内容不详,剂量不清,不仅如此,一些肉毒素针剂在美容机构的包装下,摇身一变,就成了生物感和科技感满满的美容产品。王春燕介绍说比如叫什么肽,叫什么六胜肽,或者什么胶原肽,或者其他的一些名字。
采访中,一些患者表示,美容机构对她们采取“朋友式”营销,久而久之,一叶障目。
此外,记者了解到,美容机构注射的肉毒素产品价格从几百块钱到几千块一针不等,通常都以包年或是套装的形式捆绑兜售给女性消费者。
层层加价的黑医美被查
肉毒素在我国被列入毒麻类药品,自2008年起,它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和要求。一些美容机构,特别是网上那些没有行医资格的美容微商,它们的肉毒素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南京的王女士从一个微商手中,花8000元买了10瓶肉毒素,按照商家的说明,调配生理盐水后,自行注射到脸部。使用后恶心、头晕,然后她就联系了卖家。卖家说是正常反应。王女士就不敢用了,想要退货,结果发现被拉黑了。
王女士立即向公安部门反映了这个线索。经过对销售网络进行溯源,执法人员找到了一家位于山东淄博的生物制品公司。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车间正在生产大量“肉毒素冻干粉”。从外包装看,这些肉毒素成品都是裸瓶包装,没有任何标签,只是一个容积几毫升的小玻璃瓶,里面灌注了一些不明粉末。
据了解,这家企业采购含有肉毒素的原液,把它和凝胶、甘露醇、水等混合,分装到容积7毫升的小玻璃瓶中,再冻干,就成了肉毒素冻干粉针剂成品,每支成本仅1.5元,出厂价20元,主要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对外销售。
正常的肉毒素要通过正规的药品经营模式销售,而假冒的产品销售网络则非常隐蔽,基本上是不见面、非接触式,通过网络、物流等方式进行销售。
据了解,正规厂家生产的每支肉毒素出厂价大约800到1000元,市场零售价近2000元。而这些查处的裸瓶肉毒素,每支出厂价仅20元,中间商层层加价后,最终卖给消费者的价格都在千元左右。
代理商拿货后必须删记录
为了逃避监管,这家生产企业负责人要求所有代理商在拿货以后,删除所有的聊天记录、发货转运记录等等。
代理商蔡某称,进了七八次货,每次交易成功就直接删除微信,这是上家大老板交代的,必须删他微信。
据了解,仅这一名代理商从这家生产企业即采购了大批假冒肉毒素冻干粉针剂,通过层层代理商销往上海、浙江、黑龙江、江苏等20多个省份,涉案金额约380万元。这些裸瓶肉毒素最终通过微商流向消费者,频频引发肉毒素中毒事件。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2023年医美市场规模高达2912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4100亿元,其中肉毒素在医美项目中关注度超过56%。
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孙昊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强烈呼吁和建议消费者,一定要去正规的、大型的、综合性的医院,正规的医美机构。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