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八十而立
□顾海涛
  2024年农历6月17日,父亲健健康康地迎来了80周岁生日,孙子给他下了碗长寿面,吃得有滋有味,他说,有孙子这碗面,还能多活20年……
  父亲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小时候吃过不少苦,直到当了兵,才吃上饱饭。
  军营20年,父亲的经历可谓惊心动魄,碰到过山体滑坡、卡车撞火车,最难忘的是修筑国防工程时遭遇塌方,成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但也成就了他一生的骄傲——“1124英雄集体”成员。
  卸下军人的荣耀后,父亲转业到了地方,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年代的“接棒者”。为了破败的古城能早日改貌,父亲在工作中把有限的经费精打细算,项项用在刀刃上,比自家的钱都节约。宾阳门城楼复建,父亲几次南下苏州找园林专家规划设计,每次旅途都是馒头包子充饥。在他军人作风的感召下,专家们用了不可思议的低价接下了这个项目。
  家乡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父亲也一天天老去。随着外孙、孙子相继出生,曾经不苟言笑的父亲逐渐变得柔软,慈祥的像个老太太,在亲友和街坊邻居中人缘极好,走到哪都有人打招呼。每次经过菜市场都会满载而归,“人家一圈人招呼你,不好意思不买。”父亲解释道。
  退休后没几年,父亲体检查出了胸腺瘤,必须手术。见惯了风浪的父亲面对这次风波,却有了深深的焦虑和紧张,他说,好日子刚开始,真怕发生意外。好在医疗条件好,在医院又遇到医德和医技俱佳的专家,成功地摘除了这颗“雷”。之后,父亲又相继在73岁和79岁时成功击退了肾肿瘤和白肺两次猛烈攻击。
  “还是这个时代好,我成功地闯过了80岁大关!”年过80的父亲,精神愈发矍铄,没事就让我开车带他出去转悠,看看古城的变化和新城的环境。昔日古城四角的臭水塘,现在变成了碧波荡漾、水榭亭台、花红草绿的城市公园,成了父亲每天上午必须溜达的好去处;城内图书馆古色古香,书籍、杂志、报刊、电脑一应俱全,空调全天开放,父亲每天下午都会前往读书看报、喝茶聊天;为了享受夜晚时光,父亲让我给他买了部大屏的智能手机,天天晚上像年轻人一样斜躺在床上,兴致勃勃地翻看小红书和抖音,然后把学来的菜肴指导我母亲去做。
  近年来古城火爆的文旅发展态势,激发了父亲的旅游热情,经常让我带他去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古城游客中心、报恩寺街区等热门景点,感受家乡文旅的热度。夜幕下的宾阳门,灯光秀将充满沧桑的城楼点缀得五色斑斓,勾起人们对古城前世今生的无限想象……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宾阳门越来越引人入胜,父亲很得意,更是欣慰。
  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父亲,偶尔还想去周边地区看看,但又怕我们不方便,每每欲言又止。我知道作为从正阳关船民家庭走出来的他,对蚌埠、怀远、颍上等沿淮城市的印象很深,就主动带他去颍上县管仲老街、尤家花园、八里河景区去游玩。40分钟就到颍上了啊,没想到这么快!从前你爷爷带我到颍上,路也不好,又没车,要走上一整天,中午花两分钱买了根油条,我爷俩一人一小口,都舍不得吃……”
  80岁的父亲从未放弃过心中的诗和远方,他在回忆录《我的北方我的家》中把曾经游历过的地方都一一详细描述,文字中的山水地貌、风土人情深藏着他年轻时的影子,父亲常喃喃自语:“也不知道这些地方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真想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