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滁州市上下主动作为、承压奋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从2012年至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过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总量由全省第五跃升至全省第三。从2021年至2024年,动能澎湃的“滁州号”奋进之势一往无前,4年时间,从3000亿元跃升至4000亿元。
扩投资促消费 保障支撑有力
过去一年,扩大投资力度,压茬推进招商引资季度攻势,创新开展县市区、园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专场活动7场。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442个、新开工427个、新竣工310个、新投产334个,惠科电子纸、爱旭新能源等11个3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列入省重点投资计划项目185个、总投资3755亿元,均居全省第二。
接续推进招才引智“十大举措”4.0版,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才聚满天星·筑梦新滁州”等系列活动,连续三年成为全省人口净流入3个城市之一,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首次入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百强”。
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汽车、家电、餐饮、文旅等“乐享亭城”系列促消费活动350余场,发放消费券及补贴资金3.2亿元,拉动消费超50亿元。净增限上单位223家,总数达2588家、居全省第三。天长、明光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琅琊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小岗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遵阳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年接待游客4096万人次、旅游收入397亿元,分别增长11.6%、17.8%。
聚力激活力 壮大新质生产力
过去的一年,滁州市聚力激活力,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全市研发投入92.8亿元、居全省第三,跻身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城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居全省第三、第二。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苏滁高新区经营收入超500亿元,扩展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顶山-汊河、浦口-南谯2个新型功能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个、总投资187亿元;3个宁滁结对合作产业园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47.5亿元。定远、全椒两个合滁合作园累计签约汽车零部件等项目46个。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新增国家级试点13项、省级19项。农村改革试验区等5项涉农“国字号”整市试点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做法入选全国农村改革典型案例;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分别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均为全省唯一。
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擦亮。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诉求“一口”收办、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建成全省首个企业综合增值服务专区,为企服务平台线上受理企业诉求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9%以上。免申即享兑付各类奖补资金4.6亿元、惠及企业超千家。
倾力惠民生,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过去一年,滁州市倾力惠民生,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攀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2所、新增学位2.1万个。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6.1万亩、居全省第一。
建成示范区项目12个,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2万套、改造老旧小区67个。滁城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96个、完成投资70亿元。花园路下穿京沪铁路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滁城排水综合整治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清琅大桥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快建设,经验做法在全国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
大力实施“千万工程”,新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4个、中心村50个,新改厕超1.6万户。全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无一返贫。
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开展各类招聘2567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1万人。支持毕业生求职创业等省50项民生实事、医疗资源补短板等代表票决10件实事年度计划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