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09版
发布日期:
B篇
2025年,滁州准备怎么干?

  航拍的滁州经开区和中新苏滁高新区。   计成军/摄

  2025年,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各部门要力求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努力在省内当先锋、在长三角争进位。
  越过一山、再登一峰。站在“4000亿”的新起点,对滁州而言,要“拼”什么?又该如何去“拼”?
  聚焦“扩投资、促消费”
  在“招”上下实功,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场景资源库,成立滁商总会,用好基金招商、场景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打造“投资滁州”品牌。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00个以上,保持人口、人才、资金、技术“四个净流入”。
  在“建”上出实招,加强要素保障和常态化调度,提高全过程帮办帮扶效能。
  在“谋”上求实效,用足用好中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机遇,找准项目谋划争取着力点,健全工作专班和正向激励机制,更好发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作用。
  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建立本地工业产品应用场景库,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提振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开展“乐享亭城”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挥好消费券乘数效应,举办汽车、家具建材、家电等展会20场以上。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举办电商直播活动,提升滁州网货知名度,开展“老字号·新消费”系列活动,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面,让城市烟火气更加浓厚。
  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积极争取申报筹建安徽高等研究院滁州分院,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5.0版,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提升工作质效。坚持以产引才、分类育才、灵活用才、暖心留才原则,力争新引育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技能人才和大学生等数量保持全省前列,深化“人才强市合伙人”合作,常态化举办“星耀滁州”、人才滁州行等活动,集成打造“满天星”人才工作品牌矩阵。
   聚焦“创新和一体化”
  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百亿元,如期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新增省级研发平台30家以上。
  加快建设链接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深度融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积极对接科大硅谷,推动更多成果实现“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100”的跨越。
  聚焦“8+3”新兴产业,推深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争创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借东风、搭平台、促合作,形成更多战略融合发展成果。
  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加快省级开发区申建;提速3个宁滁结对合作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引育;谋划共建环高邮湖绿色一体化融合发展区。
  紧盯南京江北新区重点产业,探索“研发在南京,制造在滁州”模式。深入嵌入合肥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努力打造合滁宁产业走廊。
  加快建设沪宁合、宁淮、合新铁路;推进扬州-淮南、京台改扩建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凤阳-定远高速开工建设,滁合高速建成通车,全力推进全椒-禄口、金湖-天长-仪征等高速公路。
  全方位加强与沪苏浙地区生态共保联治、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文旅康养资源共享,积极引入优质教育、卫生、养老等资源,推动公共服务与沪苏浙地区无缝衔接、便利共享。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始终是滁州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红利、最大势能。要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借东风、搭平台、促合作,形成更多战略融合发展成果。
  聚焦两大“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行动。
  因地制宜推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实施创新发展、数字化改造、绿色转型升级、“走出去”等四大行动,确保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保持在85%左右。
  聚焦文化强市,统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努力探索遗址保护利用“滁州路径”,推动一批文保单位、文博场馆景区化建设,打造更多展示滁州新形象的文化精品。
  打造精品景区。以琅琊山5A级景区为龙头,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为串联,实施一批富有滁州特色的文旅康养、乡村旅游、实景演艺等文旅融合项目,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乡村,培育一批新兴旅游业态,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发展文创产业。大力推进文化IP数字化开发和转化,积极创建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依托凤阳花鼓、凤画、醉翁亭等文化遗产,设计一批独具特色、时尚走心的文创产品。放大“江淮分水岭的星空”“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出彩滁州人”等品牌效应,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5再出发,我们相信,站上“4000亿”新台阶的滁州,必能坚定扛起“经济大市”的担当,在省内当先锋、在长三角争进位,早日拥抱“下一个千亿”。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素健